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67|回復: 3

[思想啓蒙] 答网友问,为何要反佛反宗教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8-7-4 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为何要反宗教?这是一个重量级的话题,这个话题已经涉及到极大多数人类的精神生活了。

人的生活无非就是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而宗教信仰是多数人都拥有的一种精神生活。

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华夏自外传宗教进入以来,反宗教的思想学术就一直没有断绝过,所以,现代中国人,才不会看到一个有如中东,或者欧洲的宗教社会。

基督教标志居然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征召

基督教标志居然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征召

基督教标志居然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征召

是的,幸好,中国绝大多数汉人还是无宗教信仰的无神论者。

如果这是中国社会常态,你会如何

如果这是中国社会常态,你会如何

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中国的社会常态

对于反宗教信仰这个话题,曾有网友私下表达过质疑,也常有网友在聊天群里表达过质疑,後来,即少有提起,大概所群者,皆是反宗教信仰的同袍。

今天有朋友再次提起,不理解为何“儒家群里大家一定要灭佛”,认为“宗教信仰这东西,只是个人爱好”,“就好比兔子喜欢吃萝卜,老虎喜欢吃肉”,各有不同,不应该强制全部吃肉或全部吃素。

朋友强调,“每个信仰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精华,虽有糟粕,也应当看到好的一面。百家争鸣,各类文化兼容并蓄挺好啊!”

上面双引号里的语句,是朋友的原话,足见她还是比较有主见的。

在展开答述之前,需要申明几个外延:

一、佛教,在古代指的是所有外来宗教,包括释教、基督、伊斯兰、东正教等;

二、宗教这个词,是近代外来概念,它的准确文字表述,应该是“主义”,对,就是那个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等的主义。所谓主义,就是以某种义为主,将自身的精神认知,学识认知,屈从于某种“意义”,不符合这个“意义”的认知,统统都会被机械地否定掉。宗教的原本涵义,下文会讲到;

三、主义不等于原则,这点纯粹是为了外延而外延,本文其实并不涉及“原则”这个概念,但是出于避免读者将主义误解为原则,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原则,是原始之规则,对于不同事物来说,都有不同的原始起点,也有不同的确立规则,所以,不同事物,原则往往不同,比如华夏文明,他的原则就有“人本(人文)”“王道之统(道统)”“华夷之辨”等。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

为了方便理解,本文还是保持“宗教”这个现代汉语词汇。

要辨(非辩,下文详解)解反宗教的必要性,就要明白宗教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机理。宗教对人类的驯服,主要着眼于两点:利益、精神。

上文“外延”第二点已经阐明,宗教的本质,是一种主义。宗教在精神上对人类的奴役,首先以教旨建立主义,再以教条或历代教主的言辞,做为具体的主义阐发要点(教义),并实施以规范信徒的言行。比如基督教的主义,就是爱,爱主,爱人;佛教的主义,则是解脱、慈悲。

主义的特征,包括“具有强大的迷惑性”,“不受质疑”等。作为一种主义,宗教的教旨及具体教义,也是不能受到质疑的,其本身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证自圆的说辞,这种说辞的迷惑性强大之处,在于通过两方面来达成,一是精神麻醉,这种精神麻醉,往往需要通过聚众共同诵教达成,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催眠,用农村话说就是“被鬼迷”,比如集体礼拜,集体诵经等;二是精神恐吓,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借助现实中一些“无解”的现象来“佐证”,但所谓“无解”,也是相对的,许多宗教说辞,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不科学”的,是无解的,是宗教灵验,但是对某些专业人士来说,却明显知晓其科学原理,或人为伪造的痕迹;精神恐吓,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催眠,它通过长期的心理影响、吓阻,能够令信徒不敢于质疑,久之则完全迷信之。

看到这样的宣传语,你会害怕吗

看到这样的宣传语,你会害怕吗

看到这样的宣传语,你是否有种窒息的感觉?

宗教的许多说辞,包括其教旨,其实都经常受到无神论者,或其他宗教的质疑,及抨击。但是为何仍然见到许多博士、科学家级别的人物信教?这就关系到,宗教迷信,与科学迷信的相互作用了。在此先丢下一道思考题给读者:宗教无法渗透具备深博国学知识的学者,为何?

近代西方文艺复兴,就得益于对宗教迷信的破除,但是,由于西方不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其对宗教的理解极其肤浅,对于宗教迷信的破除,也极度依赖于用“科学”的知识去解构宗教用以迷惑信众的“定论”,于是,西方人在走出“宗教迷信”之後,又被迫陷入“科学迷信”之中。

那些博士、科学家级别人物的信教现象,其实就是“科学迷信”被破解,重新陷入“宗教迷信”的现象。比如一些科学家会因为对量子世界的未知,而认为上帝是存在的。西方人认为“迷信”是一种“信仰”,是高尚的,是人类必须的,那其实是他们的精神无法走出“科学迷信”及“宗教迷信”双重困境的无奈认知而已。

宗教对人类的精神控制,在西方是极其成功的,不仅是因为西方没有人文学说,更因为宗教的传播,及对社会的管理,在西方具有长达两千年的统治史,已经形成十分完善的利益分配体系。

宗教的传播,需要精神控制,也需要利益诱惑,二者相互相成。在对社会管理方面,政教合一,宗教维系阶级稳定,社会稳定,而政治制度,即维持权利的分配,保障宗教阶层的利益。

外延:其实,无论西方,或是中东,但凡以主义建立起来的制度,不管是宗教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特点,都是统治阶层,收割被统治阶层,但是被统治阶层对于统治阶层,天然地服从。这些主义建立起来的国家,严格细化地控制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些主义总能在精神上控制被统治阶层,使之对统治阶层制定的法律(教条教义)言听计从,而不会对之有半点质疑。细化地控制到社会中每一个人,还可以防止非信徒破坏瓦解其教义教旨,乃至政教体制,同时可以指导被统治阶层成员(信众信徒)之和谐共处,互相促进对方“羊毛”的成长。

资本主义的教廷

资本主义的教廷

资本主义的教廷

上面外延的话,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论点大致无差:主义建立的国家,或政教合一国家,或资本(其他)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都是不容质疑的(唯一办法是立法推翻),他们的统治机构深入细化到每一个自然人,目的是保证主义的贯彻,及宗教的完整。

“主义”催生的西方社会,与华夏的区别,在思维上的表现,就是主义重辩,华夏重辨;主义重教主言论,华夏重实证学说。所谓辩,即言辞争辩,由于忽略论点的实践验证,言辞往往只能以人为标准,即以人断言,所以教主、“哲学家”们的言辞,往往便成为人们的言行准则。

孔夫子建议大家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是有数千年历史实践证实的。华夏文明是十分注重言辞、学说的实践检验的,此则所谓人道法天,道以器用。人文伦理也好,礼教法制也好,这些人道是必须符合天道的,而且还要能器用,你两千年前的伦理,如果现代社会已经变异了,就没有实践应用的可能了,就要与时俱进。人类社会也是循环週复的,不同阶段的社会,需要不同的体制,如果制度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也会被时势所淘汰。

人道法天-后天八卦

人道法天-后天八卦

人道法天-后天八卦

所以,华夏对宗教具有先天性免疫能力,精神控制法在华夏国学面前不太好用,你一实证,这个宗教的说辞就与现实相冲突了。而且主义的东西,它是以利益来确立的,也因为利益,主义这个东西一戳就破。

经常有这样的案例,某某主义的坚持者,最后却完全背叛主义,走向对立面。这就是利益的原因,因为主义这个东西,太虚幻,大多数情况下是乌托邦,与现实脱节严重,当他因为坚持主义,而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他就会被这个实践检验结果惊醒,彻底从主义的精神控制迷幻中走出来,转而彻底背叛曾经以生命坚持的主义。这样的案例遍布各种主义,如民族主义,宗教(叛教),资本主义,等等。

读者应该明白了,反宗教,不止是为了个人的精神健康,生命健康,更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宗教(主义)与华夏文明格格不入,简单地说,宗教(主义)是野蛮部落维系族群凝聚的方式,而华夏是人文社会。

华夏自古是无神论社会,即便是礼教中的祭祀,也仅限于祭祀祖先,祭祀天地自然。祭祀本身不是什么神鬼信仰,而是一种遵从王道的仪式。王道即先王之道,就是由古代圣王传承下来的,用以维系社会秩序的人道。古代圣贤们最大的荣誉,就是配享太庙,这不是说圣贤们上天去做了什么神仙,成就了不得了的仙业,而是入享太庙这个诏书,等于是向天下公告了,这位圣贤,他的学问理论,今後将成为人道(伦理礼教等)的标准,即文言意义上的“宗教”。

外延:宗,【说文】尊祖庙也。【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庙号不迁,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称曰宗庙。【礼·祭法】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贾谊曰】祖有功,宗有德也。教,即教化。文言意义上的宗教,原是指本有德之教化。

明朝太庙

明朝太庙

明朝太庙

华夏文化道统,就是依据天道而演绎人道。一家之说,在成为圣贤学说,在起用为人文道统之前,必须经得起实证,经得起实践检验。与宗教(主义)社会直接将教主言行法定(宗教法)为社会准则(教条)的方式完全不同。感观通俗地表述就是,西方社会重法大于重理,而华夏社会,重理大于重法。所谓重法大于重理,就是只要违法,即使符合情(情者,时情也,具体情况也)理,亦不免责,而重理大于重法,是由于法是人定,理是天定,当人定的法规,不合时情,便须据天理而判责。

外延:法制社会有四则:权、责、利、负(罚),四则平衡状态下,负即指义务负担,失衡状态下,已超出合法的义务负担,还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如罚款,甚至刑罚。四则符合阴阳五行原理,具体请点击: 法律制度中的四则五行生剋关系

但凡合法正当的华夏政权,在统治中国的时期,其治统都会遵从道统,尊王攘夷,坚持华夷分辨,不以法制越逾天理,不以权力操控圣贤之学,而殖民政权,即多以宗教愚昧华夏,以权力阻断贤学,以主义牧羊中国,故而,上下五千年之圣贤,未尝不斥“怪力乱神”,未尝不以“事人”先于“事鬼”。

漢文堂徐俊生 發表於 2018-7-5 11:3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宗教已不適用於資訊時代的人類認知和生活,人類社會如果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良性發展,必須摒棄宗教,加強道德教育,普及科學知識。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18-7-5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为何要尊王攘夷?

为何要尊王攘夷?


天道以万物为刍狗,器用而互利;人道熙熙,亦皆为利往。利者,人心所向也。

或曰:摆布人心,帝王之道;如帝王不能治人心,何必称帝王。

答曰:能治人心者,未必帝王。如华夏者,帝王也;如西方者,教皇也。

帝者,谛也,谛天道万民之利也。王者,圣也,达天道而至于人道,演人文者也。

三代也,人道以利,而礼治诸侯,至于人文矣,人文,则天下定,是以华夷有辨,尊王攘夷。今西方所及,宗教主义而利,非泽万民也,乃奴而役以供神鬼、教皇、教主、教长,不知有民。

政教之国,民不能知,民不能识,书卷而禁于百姓;主义之国,不知人文,不知公道,非科学则宗教而已。

华夏诸国,尚人文,无为而治,使民教化有方,禁主义,绝宗教,以公正天下。此则『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之谓也。

是故,华夷分辨,而尊王攘夷,则达于人文,安定天下,人道及于百姓,熙攘有序,序而则法,法而合乎礼,然后无为而治。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8-17 12: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主义者,非天理人道之所示也,臆执而不化而已。
民族主义,始闻以为族之利器,思之乃见其弊,行之而忽至于其反,为他人之借力以自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