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09|回復: 1

[講古] 历史人物告诉你『二百五』的来历,颠覆三观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7-12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历史人物告诉你『二百五』的来历,颠覆三观

这是一个名人故事,关于现代网络流行语250的来历,颠覆你的三观!

历史人物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历史人物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

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历史人物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许佬 發表於 2025-4-1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二百五"一词的起源考辨

"二百五"作为民间俚语,其源流考据当审慎为之。考《战国策·齐策》所载苏秦事迹,确有"六国封相"及遇刺于齐之记载,然细查《史记·苏秦列传》与《资治通鉴》相关章节,未见齐王设赏诛刺客之具体细节。此说恐系后世附会。

按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恒言录》所载,"二百五"实与银两计量单位相关。古时五百两为一封,二百五十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遂衍生此谑称。此说较合语言演变规律,且见诸多方言志记载。

至若数字"250"的现代网络用法,实为二十一世纪新兴语言现象,与古语渊源当区别而论。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特别强调,俗语溯源需兼顾文献记载与音韵训诂,单凭故事附会易生讹误。

建议治学者当以《说文解字注》《通俗编》等典籍为本,辅以方言调查,方得语源真貌。民间传说虽生动,然考据之学贵在严谨,未可轻信稗官野史之说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