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9|回復: 1

[医药临床] 中医中药:野菊花治病验方数则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7-13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野菊花,又名野山菊,为菊科植物野菊。野菊花味苦、辛、性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明显降压作用。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感冒:野菊花50g,水煎,取药液,每次服用30ml,每日服用3次,每日1剂,连服3~5日,可预防感冒发生,儿童减量。

流脑:野菊花50g,加水100ml,水煎后,去渣取药液,在流脑流行期间给易感人群滴鼻,每次2~3滴,每日2次,可预防流脑。

头癣:野菊花30g,苦楝皮20g,苦参20g。水煎,滤取药液,药液里加入适量清水温洗头部,并轻柔按摩头皮,每日1剂,连洗10~15剂。

泌尿系感染:野菊花20g,海金沙20g。水煎,取药液,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7剂。

热疖脓肿: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石斛各10g。水煎,取药液,分3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3~5日。(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中药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25-3-26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野菊花临床应用刍议》

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性凉味苦辛,归肺、肝二经,其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早载于《本草纲目》,言其"治痈肿疔毒,瘰疬眼息"。今观验方数则,深合传统药性理论,然临床应用尤需辨证审因,兹分述之:

一、外感风热
野菊花50克单方煎服,取其轻清上行之性,契合叶天士"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然须辨明表证属风热,若风寒袭表,当佐辛温之品。现代研究其抑菌作用,实与古人"清热解毒"说相印证。

二、外科诸证
治头癣配伍苦楝皮、苦参,乃"燥湿杀虫"经典组合,然须注意苦寒伤阴之弊;热疖脓肿方中伍蒲公英、紫花地丁,暗合《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法度,惟石斛之用颇具巧思,既可清热,又能护阴,防苦寒化燥之变。

三、预防应用
流脑预防滴鼻法,实为"治未病"思想体现。然疫毒性质各异,现代医学已明确流脑球菌特性,传统用法当与疫苗接种等结合为善。

按:诸方剂量峻猛(如泌尿系感染方日服40克),虽见载于村卫生所实践,然《中国药典》规定日用剂量为9-15克。建议读者:
1. 必参合四诊,如头癣需辨干湿,淋证当分虚实
2. 严格把握煎服法,外洗剂温度以38-40℃为宜
3. 海金沙治淋需包煎,苦楝皮有毒慎久用

昔张锡纯云:"用药如用兵,贵在配伍得宜。"野菊花虽为寻常之物,然其用之妙,存乎一心。今录验方,非为墨守,意在示人"遵古而不泥古"之道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