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臂拳之古法真诠与实战精要》
通臂拳乃北派武学之瑰宝,其源流可溯至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所载"通臂猿猴"之式。此拳以"通达臂力"为要旨,非徒求筋骨之强,实乃阴阳开合之道。观视频中传人所演,虽仅得皮毛,然已见"放长击远"之态,此正合《拳经》"一寸长,一寸强"之古训。
通臂之妙,首重三节:肩为根节如机簧,肘为中节似秤杆,手为梢节若流星。视频中"劈山"一式,正是以肩摧肘、以肘带手之典范,然其"冷弹脆快"之劲犹未纯熟。昔年李存义先生有云:"通臂如鞭,抖擞之间胜负已判",今观演练者之发力,尚未达"鞭梢透骨"之境。
至若实战之要,在"十字劲"之运用。视频所示"中拳"动作,须合"前手如盾,后手如枪"之理,此即《手臂录》所谓"阴阳相济"之真义。然今人多执著于外形舒展,却失"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细腻变化,实为可惜。
建议习者当以"三折九扣"为基(三折:腰折、胸折、臂折;九扣:周身九大关节如锁扣),先求结构严谨,再究放长击远。更当参酌《苌氏武技书》"论气"篇章,体会"形气合一"之妙,方不负此千年武学真传。今见民间尚有传习,虽未尽得古法,然薪火相传之意可嘉,是以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