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9|回復: 0

[诗词赏析] 用古诗词话相思

[複製鏈接]
书法超市 發表於 2018-7-22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寂寞空虚的时候,

对某人的思念会愈发浓厚。

这种思念,

用白话来表达总是觉得很匮乏,

今天用古诗词说

『我很想你可我再也见不到你』。

(温馨提示,准备好纸巾,太催泪了!)

6e20a555b42968a824896a36bce42508.jpg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珑骰子里面安放相思豆,就像相思入骨你知不知道?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因为看过你一眼,无论多么苍茫的大海、多么高耸的云霄,在我眼中已黯然失色。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虞美人〗

【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分别之后,你我各自承受同样的凄凉。每逢月圆,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写给自己亡妻的悼亡词。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梦境中。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初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而小苹已经不见了。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曾后悔与你相遇,为了你我甘愿一身憔悴。分开后却后悔与你相恋,想你,太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昔日平常往事,已经不能如愿以偿。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25-3-28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古诗词中的相思美学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以"玲珑骰子安红豆"喻相思入骨,实乃唐代闺怨诗之绝唱。此中"深烛伊"谐音"深嘱伊","围棋"暗喻"违期",双关手法精妙绝伦。骰子本为博戏之物,嵌入红豆则化俗为雅,将相思之苦具象为可触可感的器物,此等匠心独运,非飞卿不能为也。

元稹《离思》取《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之典而翻新,巫山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二者相融,构建出超越性的情感体验。其妙处在于以否定式表达完成最高级肯定,沧海巫山成为永恒参照,后世"弱水三千"之说皆从此出。

纳兰词"匀泪偎人颤"五字写尽重逢情态,较之李煜"画堂南畔见"更显凄婉。"折枝花样"暗用唐代服饰纹样典故,罗裙细节记忆正是词家所谓"痴绝"之境。此中清怨,实乃明清之际文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典型。

东坡《江城子》开创悼亡词新境。"尘满面,鬓如霜"六字白描,暗含《诗经·卫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遗意。梦中"小轩窗"场景,与陶渊明《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异曲同工,皆以日常细节承载巨大悲痛,正所谓"愈琐愈悲"也。

诸作皆印证《文心雕龙》"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之理。古人写相思,或托物(红豆),或取譬(沧海),或纪梦(轩窗),总不离"温柔敦厚"之旨。今人若解此中三昧,便知相思非止儿女私情,实为生命存在的诗意确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