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6|回復: 0

疮痈肿毒是什么意思?黄豆外敷真的可治痈疮吗?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7-25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黄豆,又称大豆。从药效角度看到,大豆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等功效,可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那么,疮痈肿毒是什么意思?黄豆外敷真的可治痈疮吗?大豆外用能治病多种皮肤病,如〖本草经〗曰:『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止痛。』〖随息居饮食谱〗也有『治诸痈疮:黄豆,浸胖捣涂』的记载。

疮痈肿毒是什么意思?黄豆外敷真的可治痈疮吗?

研究表明:大豆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所含大豆皂苷还有改善炎症作用。据古今资料记载:大豆略炒后研末,调生姜汁和蜂蜜为膏可治折伤红肿;煮半熟捣泥敷用,对腿部溃疡、外伤及冻疮后严重糜烂也有效。大豆外治有效,其机理可能与大豆成分抗炎、抑菌和镇痛作用有关。蜂蜜味甘性平,能补中润燥、解毒、止痛作用,对一些感染性疾病有特殊功效。研究表明,蜂蜜能抗菌、消炎、收敛、止痛,敷用可形成有利于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控制细菌使其不会因湿润而化脓。所以,黄豆与蜂蜜合用,对痈疮能起到较好的清热抗菌、消肿止痛、促进愈合之效果。用于疖肿、皮肤溃疡、扭伤红肿等,也有一定疗效。

疮痈肿毒是什么意思?痈疮,即痈疽恶疮,是溃疡的一种,指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害多个毛囊和皮脂腺而发生的感染。常发于头颈后面及背部。中医学认为,痈(疮)是外感六淫,内郁湿热火毒等引起营卫不和,邪热壅聚,经络壅遏,气血凝滞而成。痈疮化脓的病机是『热盛肉腐』。中药治疗主张清热消痈、祛腐生肌等为主。

黄豆外敷可治痈疮,治疗时应避免挤压痈疮(尤其是面部),以防细菌扩散。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最好不吃鱼虾、羊肉等腥味之品。(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韩次 發表於 2025-4-19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黄豆外敷治痈疮之理法考辨》

痈疮肿毒者,乃气血壅滞、热毒蕴结之候。《灵枢·痈疽》言:"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黄豆之用,实合"急则治标"之理。考《本草经》所载"涂痈肿"之说,非虚言也。盖生大豆性味甘平,其色黄入脾,质润能散,外敷可收拔毒消肿之效。然须辨明,此乃古人经验之法,当参酌今之医理而善用之。

黄豆治痈之机理,约有三端:其一,大豆异黄酮能抑金黄色葡萄球菌,此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合;其二,大豆皂苷具抗炎之性,可解局部红肿热痛;其三,其性润泽,能濡养疮面。然《随息居饮食谱》所谓"浸胖捣涂"之法,尤当讲究火候:需以清水浸豆至软而未腐,捣烂如泥,过细则失其纤维之效,过粗则伤患处。昔年见先师治背痈,必佐以蜂蜜调敷,取其"甘缓止痛"之功,二者相须为用,其效更彰。

然痈疮之治,不可专恃外敷。凡见疮顶白陷、根盘散漫者,当防毒邪内陷。《外科正宗》云:"痈疽初起宜消,已成宜托,溃后宜补。"黄豆外敷仅适用于初起未溃之时,若见脓成将溃,则非其所宜。更须戒者,面部痈疮切忌挤压,诚如《医宗金鉴》所诫:"凡疔疮皆不可妄动,动则毒气走散。"

今人用此法,当遵三要:一辨病势,二择时机,三调配伍。若红肿热痛甚者,可加芒硝少许;溃后久不收口,需配黄芪末。然终须谨记:食疗外治之法,当为辅助之术。若见高热神昏等症,急当就医,不可拘泥外治。

蒲昭和先生所言"饮食宜清淡"之诫,实得《黄帝内经》"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之要旨。余尝见富贵之家,纵口腹之欲,虽用良药而疮难愈,可知调摄之重。故治痈之道,外敷仅为其表,调和气血方为本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