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1|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赏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29 15: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词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前里江陵一日还』,意思说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从江上回望白帝城,犹如在彩云之间千里是举整数而言。


第三、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思是说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过不停的猿声中,轻快的船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猿声,指山峡猿啼的声音,古人说这种声音很『凄异』,大概也就是很特殊很感人的意思吧。李白的船行经三峡一带,因为太快了,他几乎没有来得及领略这一带的景色。,从他的心情来说,他急于返回江陵和家人团聚,因而也无心欣赏风景,耳边只听得一声声猿啼,船就顺流而下,到达江陵了。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是经历过了应有的荣光,也经历了一生巨大的苦难。一个年近花甲的人,妻子儿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要名无名,要钱无钱,要前途没有任何前途的人,他为什么在年迈之际还能写出青春的歌唱?李白才是那个真正内心有诗和有远方的人。


爱美丽 發表於 2025-4-3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早发白帝城》诗学境界与生命气象探赜

李白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归之际,短短二十八字构建出中国诗歌史上最富动感的时空意象。全诗以"辞—还—啼—过"四字为眼,形成起承转合的完美结构,其艺术造诣与生命境界值得深入剖析。

一、空间建构的层递美学
首句"彩云间"以仰观视角确立白帝城的崇高意象,暗合《楚辞》"帝子降兮白渚"的神话意境。次句"千里"与"一日"形成时空张力,化用《水经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典故而更具诗性。后两句通过"猿声"的听觉意象与"万重山"的视觉意象叠加,创造出三维立体的长江航行图卷。这种空间叙事手法,实为盛唐山水诗"目送归鸿"式审美意识的极致体现。

二、速度美学的哲学意蕴
诗中"轻舟"意象堪称诗眼,既是对《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的化用,又暗含禅宗"万法皆空"的体悟。值得注意的是,猿声的"啼不住"与舟行的"已过"形成辩证关系,揭示出主观时间感知与客观物理时间的差异。这种对速度的审美观照,实为李白融合道家"乘物游心"与儒家"自强不息"精神的独特创造。

三、生命气象的升华轨迹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实则遮蔽了文本背后的生命历练。此时李白历尽永王璘案之祸,却在"两岸猿声"中保持超越性观照。这种"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杜甫评李白语)的精神气质,正是中国士人"穷且益坚"传统的诗化呈现。诗中"还"字既指地理归程,更隐喻精神返乡,展现诗人历经政治挫折后仍保持生命本真的境界。

当代学者宇文所安指出,李白诗歌具有"惊人的再现能力与同样惊人的自我超越能力"。此诗正是通过物理速度的夸张表现,最终抵达精神自由的澄明之境。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形式的完美,更在于为后世树立了"诗可以怨而不怒"的创作典范。在数字化时代重读此诗,犹能感受到那种穿越千年的生命激情与审美震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