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2|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29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词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艺圃撷余】:谈艺者有谓七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jz214 發表於 2025-4-1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峨眉山月歌》诗艺管窥

太白此篇,诚七绝中化俗为雅之典范。其妙处有三:

一曰"地名的诗化"。五处地名(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本易滞涩,然诗人以月为经、以水为纬,将地理坐标转化为诗意节点。"影入平羌"之"入"字尤妙,使静态地名顿生流动之势,暗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行旅况味。

二曰"空间的韵律"。首句仰观山月,次句俯察江影,三句平视前程,末句心系故人。视角在三度空间流转,而"秋—流—州"的韵脚更添舟行水上的节奏感。

三曰"矛盾的和谐"。半轮秋月本残缺,然映江成影反得圆满;地理名词本板滞,经诗人调度反显空灵。正如王世懋《艺圃撷余》所见,此诗破故事重犯之忌而自成天籁,恰证"清水出芙蓉"的盛唐气象。

要之,此诗以二十八字写尽长江千里,非徒以技巧胜,实得"神行"之妙。后之学诗者,当悟其"重而不滞"的化境,非可简单摹拟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