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02|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31 14: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李白诗词全集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词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8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李白此诗乃七律中别开生面之作,以凤凰台传说起兴,融历史兴衰、自然气象与个人襟怀于一炉。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化用六朝传说,以“凤去台空”暗喻盛世消歇,唯余江水亘古如斯,时空对照间顿生苍茫。

颔联转笔史迹,“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俱成丘墟,以“埋幽径”“成古丘”的凝练笔法,将繁华湮没之悲凝为具象。颈联忽宕开写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气象雄浑而对仗精工,既见金陵形胜,复以山水永恒反衬人事无常,暗伏尾联忧思。

结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直指时弊。“浮云蔽日”典出《陆贾新语》,喻奸佞蒙蔽君听;“长安不见”则道尽谪仙去国怀君之痛。较之崔颢《黄鹤楼》的乡愁,李白更添一层政治寄托,沉郁中见风骨。

此诗格律严谨而气脉奔涌,足见太白虽以古风见长,律诗亦能出神入化。其超越崔诗处,正在于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深度交织,堪称盛唐律诗之典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