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7|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5 14: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秋下荆门.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李白诗词全集
秋下荆门
[唐]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诗词赏析:


【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4-1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秋下荆门》诗学发微:李白早期诗风的范式意义

李白《秋下荆门》作为其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实为盛唐气象的微观呈现。此诗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完整展现了李白诗歌美学的三个核心维度:空间意象的流动性、用典艺术的隐蔽性、主体精神的超越性。

首句"霜落荆门江树空"构建了极具张力的空间诗学。霜落之"落"与江树之"空"形成垂直与水平的空间交织,而"布帆无恙挂秋风"则以动态意象打破静态构图。这种多维空间的并置手法,实为李白后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等壮阔描写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布帆无恙"暗用《晋书》顾恺之"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典故,却将原典中的忧患意识转化为畅达情怀,此即黄彻《䂬溪诗话》所谓"用事不使人觉"的化境。

"此行不为鲈鱼鲙"的反用典尤见匠心。西晋张翰因思鲈鱼脍而辞官,成为隐逸文化的经典符号。李白却以否定句式完成双重颠覆:既否定地域性口腹之欲,更否定被动归隐的传统范式。末句"自爱名山入剡中"的"自"字,凸显出主体选择的绝对性,与鲍照"自古圣贤尽贫贱"的愤懑不同,展现的是盛唐士人特有的精神昂扬。

从诗史脉络观之,此诗标志着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的转型。谢灵运"山水含清晖"仍带玄言尾巴,王维"空山新雨后"侧重静观,而李白此作则开创了"行动中的山水"新范式。其"挂秋风"的动感、"入剡中"的趋向,将山水审美转化为生命实践的动态过程。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李白诗"有天马行空之势",于此已见端倪。

当代学者袁行霈指出的"李白诗歌的青春气质",在此诗中表现为三种统一:地理位移与精神超越的统一,用典传统与个性抒发的统一,景物描写与生命姿态的统一。这种艺术特质,实为理解盛唐之音的重要锁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