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7|回復: 1

[武術視頻] 伊贺忍者表演忍术镰刀流星锤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8-9 22: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4-14 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观伊贺忍术演武小记》

近见东瀛伊贺里忍者演武之视频,其人以镰刀流星锤为器,腾挪闪转,颇有可观。然细究其技,实乃"形而下者",未得武道真谛。今试以华夏武学之理析之。

考镰刀流星锤之器,实脱胎于中土"绳镖"与"飞挝"。宋《武经总要》载:"飞挝者,以铁为爪,绳系之,用以擒敌。"东瀛战国时,中土兵器经海舶传入,忍者遂因地制宜,改镰为刃,化镖为锤。此器之妙,在"刚柔相济"四字。然视频中所见,演武者但求"刚猛迅疾",未悟"柔中寓刚"之要,此其一失也。

观其身形步法,虽具"猿跃"之形,却少"龙蹲"之稳。《纪效新书》云:"身法如龙,步法如粘。"忍者之术重"变"而轻"定",重"奇"而忽"正",恰似《庄子》所谓"凿七窍而浑沌死",偏执一端,终非大道。昔年戚继光抗倭,已明言倭刀"有势无法",今观此技,其弊犹存。

至若"忍术"之名,更需辨明。其"隐遁藏形"之术,实与《鬼谷子》"捭阖之道"、《孙子》"九变之术"相通。然华夏谋略重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忍者却专尚诡道,如《淮南子》所讥"舍其槿梧,养其樲棘",终非王道。昔张良得黄石公兵法,先受"拾履折节"之试,此正显武道重德之旨。今之演武者,但炫其技,不修其德,岂非买椟还珠?

吾尝见少林"流星赶月"之演,其器相似而理迥异。少林武僧运锤时必合"呼吸吐纳",每招皆暗合经络走向,此即《易筋经》"导气归元"之妙。反观视频中之演武,气浮于上,神散于外,虽能断木碎石,终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

《汉书·艺文志》言:"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然真正的武道,当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今人若欲习武,不妨先读《周易》明阴阳之理,再观《孙子》知奇正之变,终以《论语》立君子之德。如此,纵使不持镰锤,亦是真正的武道大家。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