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2|回復: 0

[儒家学说]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複製鏈接]
九州书院 發表於 2018-8-9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读】【论语·阳货17·3】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翻译

孔子说:『只有最有智慧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才不会轻易改变。』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赏析

上智很清楚明白走什么样的路,就顺正道而行。下愚就是无知又不思进取不学之人,就顺着世俗和私心而行。两者都不会轻易改变,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这里上承性与习之辨。这里谈了上知和下愚,余留出了中人,中人只要学,就可下学而上达,就可以成为上知,『人不学,不知道』也就落入下愚不易之境。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参于此句,意涵就更为明了。

是飞 發表於 2025-3-27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释"上智与下愚不移"之微旨

《论语·阳货》此章当与"性相近,习相远"章参看。朱子《集注》云:"人之气质相近,而习染不同。"上智之不移,非固守其智,乃明德自昭,如颜子"见进则止";下愚之不移,亦非甘于愚昧,实困而不学,若宰予"昼寝"之惰。二者看似同归,实有霄壤之别。

程颐解此章最得圣意:"上智安于善,下愚安于恶。"上智如大禹闻善则拜,其不移者,择善固执之诚也;下愚若丹朱傲虐惟慢,其不移者,怙恶不悛之态也。孔子特举两端,正为警醒"中人":可上可下,全系乎学与不学之间。

《中庸》言"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正与此章相发明。上智即生知安行之圣,如尧舜性之;下愚乃困而不学之民,如桀纣反之。而孔子教学,重在"学知利行"之中人,故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今人读此章,当思"不移"二字非定命之论。阳明先生云:"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下愚若能一念自反,即是移愚向智之机。学者当以"学不躐等"为要,既不妄自菲薄,亦不画地自限,方得孔门教学真精神。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