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45|回復: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龙胆

[複製鏈接]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22 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龙胆是什么?龙胆有什么作用?

中药材龙胆

中药材龙胆

龙胆: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产地】条叶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亦产。龙胆、三花龙胆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等省区。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残茎,洗净,干燥。

龙胆有什么作用?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性状鉴别】

药材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饮片龙胆:呈不规则形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甚苦。

抚弦士 發表於 2025-4-15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龙胆考略暨药用辨析》

龙胆者,乃《神农本草经》列中品之要药,其名始见于《名医别录》,谓其"味苦寒,主骨间寒热"。今就诸家本草所载,参以现代药学考证,略陈管见如次。

一、基原考辨
龙胆科四源之说,实承《中国药典》之统绪。其中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龙胆(G. scabra)、三花龙胆(G. triflora)为传统"龙胆"正品,而坚龙胆(G. rigescens)则别为"云龙胆"之属。此分法非独以形态为据,更因道地性使然。明代《本草乘雅》已详辨"辽东者良",今之东北产者犹为道地。

二、性效发微
其性苦寒沉降,归经肝胆膀胱,实具三重妙用:
1. 清湿热:尤善治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黄臭,此《兰室秘藏》龙胆泻肝汤之奥义也。
2. 泻实火:专折肝胆亢盛之目赤胁痛、惊风抽搐,张锡纯谓其"能引肝胆之火下行"。
3. 坚阴分:王好古言其"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此即"泻火存阴"之机。

三、鉴别精要
传统经验鉴别有"四辨法":
1. 辨形:正品龙胆具典型"横皱纹",如百褶裙状,此乃生长过程中次生代谢物累积所致。
2. 辨色:断面应现"金井玉栏"之象,皮部黄白,木部浅黄,环列分明。
3. 辨味:苦至极而回甘者为上品,《本草衍义》称"其苦如胆,过喉即化"。
4. 辨质:坚龙胆皮膜分离如蝉蜕,此与正品迥异。

四、临证须知
1. 用量之慎:此物大苦大寒,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警示"中病即止,过剂损胃"。
2. 炮制之要:酒炙可减其寒性而增上行之效,故治目疾多用酒制品。
3. 配伍之妙:配柴胡则疏泄力增,佐黄连则燥湿功倍,伍钩藤则熄风效显。

今人用龙胆,多囿于"消炎降火"之浅见,而忽其调畅气机、平衡阴阳之深意。观仲景用苦寒药,必佐甘缓之品,此中消息,值得三思。若遇虚寒之体而妄投,恐蹈"虚虚"之戒,可不慎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