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4|回復: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鹿茸

[複製鏈接]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24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鹿茸怎么来的?鹿茸有什么功效?

鹿茸有什么功效

鹿茸有什么功效

鹿茸:

【来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产地】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四川等省亦产,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品质较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品质较次。

【鹿茸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鹿茸采收加工】

梅花鹿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马鹿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现药用鹿茸主要从人工饲养中获取。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锯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砍茸一般用于老鹿、病鹿、伤残鹿。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煎烫、阴干等加工。

鹿茸有什么功效?

【鹿茸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鹿茸性状鉴别】

药材花鹿茸(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主枝(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毛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主枝(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枝端略尖,下部有纵棱筋及突起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且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再生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砍茸:花鹿茸为带头骨的茸,茸形与茸锯相同,亦分二杠或三岔等规格。两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1对弧形骨,习称『虎牙』。脑骨白色,外附头皮,皮上密生茸毛。气微腥,味微咸。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按产地不同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达33cm,下部有纵棱,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而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饮片花鹿茸:花鹿茸尖部切片习称『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无骨质,周边粗粗,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中上部的切片习称『蛋黄片』,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下部习称『老角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粉白色或浅白色,中间有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脆。

马鹿茸:『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较厚,无骨质,周边灰黑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老角片』『粉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有细蜂窝状小孔,外皮较厚,周边灰黑色,无骨质或略具骨质;质坚脆;气微腥,味微咸。

胡同柄昌 發表於 2025-4-4 0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鹿茸考略:从本草源流到临证应用》

鹿茸位列"血肉有情之品",自古为补阳上药。考《神农本草经》虽未明载,然《名医别录》已详述其"益气强志,生齿不老"之功,至《本草纲目》乃系统总结为"生精补髓,养血益阳"之要药。今就鹿茸源流、道地、功效析论如下:

一、基原考辨
鹿茸分花鹿茸(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茸(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两类。按《中国药典》所载,花鹿茸主产吉林抚松、辽宁西丰等长白山区,其"二杠茸"茸毛细密呈红黄色,横切面蜂窝状孔眼均匀,为道地药材,古称"关东茸"。马鹿茸以黑龙江伊春所产"东马茸"为优,茸体饱满呈青褐色,西北产者茸毛细疏质次。现代养殖技术虽普及,然野生茸"得天地阳气最全"(《本草备要》),药效仍胜一筹。

二、采收鉴真
传统分锯茸与砍茸二法。优质锯茸当取3-6岁壮鹿,清明后45日内采"二杠茸",此时角基"鱼眼泡"未消,内含"茸血"最丰。鉴别要点有三:一观"捻头",茸尖自然弯曲处应饱满无塌陷;二验"骨化圈",锯口1cm内若现灰白环则为老茸;三察茸毛,真品毛根出"血线",伪品染色者毛囊无血色。砍茸需连天灵盖,其"虎牙骨"呈新月形为真,今多作标本陈列。

三、药效发微
其性温而不燥,归肝肾二经,具"阳生阴长"之妙。具体而言:
1. 壮阳非独助火,实能激发命门相火,促进性腺功能,此即《内经》"阳化气"之理。现代研究其含鹿茸多肽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2. 益精血有殊功,所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能刺激造血干细胞,故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每奏奇效。
3. 强筋骨尤善治"骨痿",其所含软骨素及钙磷沉积作用,印证《张氏医通》"补督脉"之说。
4. 调冲任体现在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古方鹿茸散治崩漏即此机理。
5. 托疮毒之用,乃取其激活巨噬细胞功能,阳和汤用治阴疽即本于此。

四、临证要点
使用当分层次:青年虚损宜"二杠茸"薄片含服,每日0.5g;老年阳衰可用"三岔茸"入丸散;危急重症如阳脱证,当投鹿茸血酒。然阴虚阳亢者忌用,高血压患者慎服。现代提取的鹿茸精注射液,较传统用法更具标准化优势。

结语:鹿茸之效,贵在"温润"二字,非一般壮阳药可比。然当今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养殖品须严格控质,临床应用更应辨证精确,方不负此天地珍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