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9|回復: 1

[小学生家庭教育] 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很有用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8-27 2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了,不少小朋友也要开启了全新的小学生活,从幼儿园踏入小学,不论对于孩子还是父母来说,都是一道需要慢慢适应的『坎』,这点相信不少妈妈都深有同感。

小学低年级阶段为了让孩子更快适应学校生活,父母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这15条建议,满满的干货,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1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充足的睡眠不论对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应在10个小时左右,因此,家长应在晚上10时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学习。

2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

有的家长早上不用早餐,起床后急急忙忙上班,这是不科学的,长时间不用早餐,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影响健康。孩子如果不用早餐,往往在第二节课后表现得无精打采,或焦躁不安。因为饥饿,中午又常常暴饮暴食。所以,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饱,有条件的,还应改变花样,让孩子吃好。

3保证孩子每天的饮水量

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能消耗大,保证孩子的饮水量,直接关系到健康。家长要提醒孩子饮水,上学时最好带有自己的水杯,至少上午、下午、晚上各饮一杯水。

4教孩子少用橡皮

橡皮的作用是写错以后擦掉改正。应该说,用橡皮本无大错。但是为什么说要教育孩子少用橡皮呢?

原因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少用橡皮是为了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这一点上说,少用橡皮的意义远远大于用橡皮。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用橡皮』,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真与细心。

5规范孩子读书写字姿势

重视对孩子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学习,也关系到身体的成长发育。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可以帮助孩子陶冶情操,增强求知欲,反映他们的审美观,更有利于保护他们的视力。

6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亲子阅读是让孩子喜欢上读书的最好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看书,互相讲讲书中的故事,表演一下书中的情节,让孩子感觉到书中有许多有意思的事,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等孩子喜欢上读书了,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

7有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学后,意味着他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独立,比如,按时上下学,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按时参与活动,能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够与小朋友交往等等。在这些事情上,家长可以帮助,但是绝不要代替。

如果过分溺爱,什么都由家长代替,表面上是爱,实际上是害。有的家长代替孩子整理书包,有的家长接送孩子时代背书包,有的家长甚至还在坚持帮孩子穿衣喂饭等,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真正的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能在学习上自理,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8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互相沟通、展示自我的重要能力,无论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工作,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上,第一要鼓励孩子敢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敢说是表达能力的第一道关口。第二是引导孩子会说,会说是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按照孩子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才是真实的、可信的。

9有选择地看电视

没有节制地看电视,因为怕影响学习而不让看电视,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有选择地看电视,比如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收看少儿节目,动画节目以及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对于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都是大有好处的。不过,每次收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伤害眼睛。

10在学习上给孩子必要的指导

严格来说,尤其是一年级是学生还不会学习,正处在学习的起跑阶段,家长给以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不要变成监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边没完没了地谈话,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指导不要变成代替,有的家长对于孩子不会的作业直接告诉答案,时间长了会滋生孩子的依赖思想;

指导是告诉方法,告诉孩子为何思考,为何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导是鼓励,鼓励孩子不仅要做得正确,而且要做得迅速,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11重视安全意识培养

一年级的孩子,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伤害:

①出入教室、上下楼梯时拥挤挤摔倒甚至踩踏;

②出于好奇,接触电源开关闸门;

③横过马路时不注意车辆;

④围观吵嘴打架;

⑤与陌生人接触;

⑥攀高、戏水、玩火等冒险行为。以上各点,家长都应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12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

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会交往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础;

第二,教育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

第三,教育孩子要诚信,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让别人感到诚实守信,此人可交。

13关注孩子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器官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就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心态是平静的、正常的,能够冷静应对。

一年级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特别是遇到挫折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反应,比如急躁不安、过渡紧张、自暴自弃、逆反顶撞等等。

遇到这些现象时,家长应亲切地问明情况,针对原因帮助孩子释放心理压力,让他从不解和苦闷中解放出来,这时的安慰、疏导比什么都重要,切不可怨天尤人,在孩子心上烦上加烦,那样只会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14鼓励孩子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多数不敢与老师直接接触交流,这是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家长要鼓励孩子敢于和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课不理解的地方告诉老师,相信老师是会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同时,要告诉孩子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服从老师的安排,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15重视维护老师的威信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里,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里是神圣的,听从老师的话甚至胜过听家长的话,有时候家长的话可以不听,但老师的话是绝对服从的。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同的反映。

一是当学生犯了纪律受到老师批评,而批评方式方法不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时,孩子会出现不满情绪,表现得情绪低落,甚至对老师抱怨、反感。

二是当学生看出了老师的某些行为不当时,比如表情冷淡、待人不公、脾气暴躁、训人罚人等等,也会对老师产生怀疑,淡化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既不要简单否定老师,也不要简单压制孩子,而要冷静分析,妥善对待。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4-2 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蒙养刍议:小学低年级教育要旨十五则疏解》

拜读阁下所陈十五则教育要旨,深契古圣"蒙以养正"之训。今不揣谫陋,谨以国学视角稍作申说,冀能发明其中精义。

一、睡眠之道,暗合《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之训。子时(23-1点)乃胆经当令,亥时(21-23点)三焦经旺,小儿亥时就寝最合养生之道。宋人邵雍《击壤集》云"寝处不时伤精气",正可为此条注脚。

二、晨食之要,古人尤为重视。《饮膳正要》强调"朝不可虚",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更指出"早餐宜早,宜缓,宜饱"。建议可效法古人"糜粥自养"之法,以五谷杂粮为基,佐以时令果蔬。

三、饮水一事,《本草纲目》特立"水部"二卷,李时珍言其"助阳气,通经络"。然须注意"饮必小咽"(《吕氏春秋》),课间饮水尤当缓啜。可备竹制水杯,既合环保,又得竹之清韵。

四、橡皮之戒,实乃培养"敬慎"之心。《弟子规》"墨磨偏,心不端"之说,正是强调学习时的专注态度。昔年私塾先生要求"下笔如对至尊",此等庄敬之心,最宜从小养成。

五、坐姿之正,关乎"形正气和"。《童蒙须知》详载"凡写字,未问工拙,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朱熹特重"端庄整肃"的读书法。可于案头置《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所载"九容图"以为范。

六、阅读之乐,古人最重亲子共读。苏轼夜读《阿房宫赋》至四鼓,其母犹"欣然听之",此即"亲子共读"典范。建议初读《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蒙书,既习文字,又养性灵。

七、自理之能,实为"洒扫应对"之现代演绎。《朱子家礼》特重"童子礼",包括"整衣冠""正书籍"等细则。可仿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训,从整理书包始,渐及居室。

其余诸条,如专注力培养暗合"主一无适"之教,预习复习合乎"温故知新"之道,惜篇幅所限不能尽述。要之,教育之要,在于"养其根而俟其实"(韩愈语)。上述诸法,贵在持之以恒,使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倘能循此而行,则不仅利在小学,实为终身学习奠基。

谨按:今人教育多求速效,然观古来成才者,皆是"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朱熹语)。愿与诸家长共勉,以耐心守候成长,以智慧引导蒙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