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52|回復: 3

[廿四节气] 三伏后『秋老虎』反扑?广东迎来18级超强台风之王『飞燕』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8-8-30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8年的三伏天,末伏已于8月26日结束,据称,三伏过後,中国南方地区仍将可能迎来『秋老虎』。所谓『秋老虎』,民间用以借指夏天的高温及台风等自然灾害。

『秋老虎』台风飞燕千里奔袭

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快讯』,编号18821的台风『飞燕』已于8月29日,在距离日本东京东南方向约2460公里的地方生成。七级风圈半径,东北方向250公里,东南方向200公里,西南方向150公里,西北方向200公里。『飞燕』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台风快讯』飞燕台风

『台风快讯』飞燕台风

面对『秋老虎』要积极防御

广东已经发布黄色暴雨及蓝色雷雨大风预警。

广东发布黄色暴雨及蓝色雷雨大风预警

广东发布黄色暴雨及蓝色雷雨大风预警

广东省气象局发布提醒,要求各地做好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防御雷击灾害和短时大风导致的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倒塌和梳理倾倒灾害;海面的风力较大,海上作业和过往船只要注意安全

暴雨天气注意事项

暴雨天气注意事项

『秋老虎』台风飞燕如何成为老虎

为何说飞燕台风是『秋老虎』?它的形成,将由于强势副热带高压反扑,与南下的冷锋交叉对流,而跳跃式壮大,或将成为继杰拉华、玛莉亚后,2018年的第三个超强台风。

台风飞燕将如何壮大

台风飞燕将如何壮大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18-8-30 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广东省气象局

签发人:庄旭东

广东省气象局关于启动 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编号:〔2018〕第22号

各有关单位:

8月28日白天到29日早晨,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市县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预计,29日至30日我省大部市县强降雨持续:29日,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30日,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的北部、粤北的南部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于2018年8月29日9时00分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请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规定职责,做好防御工作。

遊客  發表於 2018-9-2 10:44
【#广东汕头暴雨#致严重内涝,消防官兵用塑料座椅抬出被困老人】截至8月30日22时,汕头市平均雨量163毫米,潮南和潮阳两区受灾较严重,许多群众被困。30日,潮阳区棉北街道大水漫至胸口,两名70多岁老人被困在屋里,情况紧急。消防战士合力用塑料座椅将老人救出,转移到安全地带。
回守忘事 發表於 2025-4-12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秋老虎"之气象机理与防禦要义——以台风"飞燕"为例》

"秋老虎"者,非真虎也,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谓"处暑后暑气未退,阳燄犹张"之象。今观台风"飞燕"之生成路径,正合《淮南子·天文训》"孟秋行夏令,则多火灾,寒热不节"之诫。盖三伏虽尽,而天地阴阳二气尚未中和,此即《黄帝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所警之候也。

考"飞燕"之成,实有三机:其一,副热带高压犹盛,如《齐民要术》言"季夏之余威"未消;其二,北来冷锋初动,暗合《吕氏春秋》"凉风至而白露降"而未至之态;其三,海气温差犹剧,恰应《周髀算经》"日行南陆,积热未散"之说。三者相激,遂成此"秋老虎"之威。史载光绪年间"丁戊奇荒",亦是秋台风肆虐致旱涝并作,可资殷鉴。

今广东省局所颁防御之策,深得古法。《墨子·备城门》云:"凡守城之法,备阴雨,防旱涝。"其预警机制,实承《汉书·沟洫志》"预浚川防"之智。尤须注意者有三:一曰"固本",加固屋舍如《营造法式》所载防风工事;二曰"疏瀹",清理沟渠效大禹"决九川"之法;三曰"节行",舟楫避风暗合《周易》"巽以行权"之诫。

至若"飞燕"强度之变,正显《梦溪笔谈》"暴风之候,先微而后盛"之理。其七级风圈半径各异,恰如《孙膑兵法》"风阵者,前后锐而中方"之形。吾人当观天象若扁鹊望色,查细微若庖丁解牛,方得《农政全书》"趋天时、尽地力"之要。

今建言三策:士农工商宜各守其分,如《管子·度地》所言"作土功以防水";官府当效苏轼治杭遗风,预储粮药;庶民须记《朱子家训》"宜未雨而绸缪"之训。如此,纵"秋老虎"张牙,亦可如大禹持耒,化险为夷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