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犯了什么错?为何被汉景帝所杀?
其实,也不怪袁盎背后下黑手,因为晁错也一直没打算放过袁盎。 汉景帝即位,晁错受信宠,被封为御史大夫后,晁错就一直准备整死袁盎。 晁错派人收集袁盎在吴国时,收受吴王贿赂的证据,准备将袁盎治罪。好在汉景帝也明白这里面的始末缘由,并没有处死袁盎,只是将他削职为民。 吴王刘濞发动叛乱之后,晁错又想起了袁盎,这家伙做过吴国的相国啊,吴王叛乱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一点风声也不知道啊。 只是晁错一时没找到什么确凿的证据,只得将这个想法暂时压下来。 没想到,这次,袁盎主动进攻了。 袁盎先是来找窦婴。窦婴本来对晁错急于削藩的主张一直持反对意见,现在看到国家果然大乱,更是痛恨晁错。现在见袁盎来找,马上将之推荐给汉景帝。 袁盎建议汉景帝:『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袁盎的意思就是,只要杀掉晁错,叛军就没有了继续进攻的借口,然后再派使者赦免了他们叛乱的罪行,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他们自然就会退回各自的封地,这样,这场叛乱,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了。 本来对七国乱兵心存惧意的汉景帝,犹豫再三,同意了。 接下来,在有心人的指使下,没过几天,朝堂之上,在晁错恰好不在的情况下,丞相、廷尉、中尉等几位高官同时上本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扰乱国家,应当腰斩、灭族。 汉景帝批准了。 此时的晁错,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被汉景帝当做替罪羊扔了出来,还在家中,一门心思的筹划,如何输送军粮,怎么保证大军的供给等问题。突然朝廷的中尉登门,传达皇帝的命令,让晁错随自己上朝议事。 晁错也没多想,穿上朝服就随着中尉出了门。当车马来到东市的时候,中尉拿出皇帝的诏书,大声宣读晁错的罪状及皇帝的处置。在晁错目瞪口呆、不可置信中,早就准备好的武士们一拥而上,将忠心耿耿的晁错就这样腰斩于东市。 临死前,晁错还穿着朝服。 接下来,晁氏一门被诛。 这个结局,正应了当初晁错老父亲的预料。 帝王之无情,竟至于斯。 从诛杀晁错一事,也可以看出汉景帝之懦弱、无能、胆怯、昏聩与对敌人的心存幻想。他就不想想,开弓没有回头箭,叛军既然已经叛乱,不分个你死我活,怎么可能退兵回去,难道等着你将来慢慢分化瓦解,一个个慢慢收拾? 不管袁盎原来有什么建树,此时给汉景帝出的这个主意,绝对是私心作祟,错误至极。即使真的像他说得那样,杀掉晁错,皇帝认错,退还诸侯国封地,叛军能退兵的话,自此以后,诸侯国也将再不受皇帝控制,皇帝将永无削藩之日,大汉皇帝也将是又一个东周天子的下场。 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众大臣放下各自的政治理念,团结合作,共渡难关,只要顶住叛军的早期进攻,就赢得了喘息之机。到那时,外有周亚夫等名将,内有各团结的文臣,结束叛乱,难度并不大。之后,更可以一举将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各位大臣本身的权力也能水涨船高。 可惜的是,无情的皇帝做出了愚蠢的决定,悲情的晁错就这么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当然,晁错的死,也和他本身的性格有关。 晁错一直学习的是先秦法家的学说,强调严刑峻法。而晁错本身性格也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再加上锐意改革,因而得罪了大批的臣子。当时朝廷上的大臣,几乎没有几个与他关系融洽的。即使大家都是一心为国,大部分人对晁错也是敬而远之,相当一部分人更是将晁错当做生死之敌,欲除之而后快。 在晁错受汉景帝宠信之时,大家只能缄口不言,但是等叛乱发生,这些人于公于私,不可能不将这一切的罪责,怪罪到晁错的头上。 晁错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叛乱发生时,让皇帝御驾亲征上前线。不管这建议的对与错,都有致皇帝于危险之中的可能,让皇帝对其反感,甚至怨恨。 此时再加上众大臣的指责,皇帝倒向哪一方,可想而知。 在诛杀晁错之前,汉景帝也不可能没想过后果。但是一面是已经失去作用的晁错,一面是有可能兵不血刃解决危机,哪怕是暂时的。而且,即使不能解决危机,需要大军作战的话,那几位重要的领军将领同样和晁错不和,杀了晁错,至少能让像窦婴之类的领军将领心情愉快的多,在这种情况下,晁错不死,谁死? 晁错削藩的是非对错,历史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情怀,两千年来,一直受后人赞颂。 班固在〖汉书·晁错传〗中赞其为:『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悲情晁错,虽然身死族灭,但,也正是因为历史上不乏这种『为国远虑,不见身害』之人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文明,能如此的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吧。 晁错身死,精神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