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4|回復: 0

[易姓] 易中撰广东新会玉桥易氏第六届修谱序文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8-11-4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谱何以族名,谱一族也,易氏之有谱,谱易氏也。

易氏派分荆楚,丹阳徙居仙城小市,子曰叔止,派延四房,曰湛、曰凝、曰晹、曰映三人南海而奠居焉。祖映宣义,自广趋肇,复迁古冈,粤之有易氏自丹阳祖始也,吾谱于宣义下派,则书名、书字、书善、书恶、书生、书卒、书葬、一一遂详。而三房止存其号者何也,谱盖古冈房作也。

谱以五世一台,世经人纬,自一纵散而千支万衡,繁而不乱,秩然有序者,是一本而万殊也,千万衡皆干为于一纵者是万殊而一本也,簪缨世胄,则详其某科荐贤,书某人官何职,官任何处,不敢有忽者何也,盖志其盛,以示不忘也,猗与、吾之谱可谓详且悉矣。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自我重祖十世孙同知丹阳公,上追先世以立其基,宋晋府仪宾公以承其绪,明进士璘公在京续序而光大之,自是科甲林立,文人蔚起,登贤籍者,东峰公以戊午、文炳公以甲午、奇际公以庚午、祖逵又以丁卯而宴鹿鸣焉。他如明经而登仕籍,指不胜屈,虽其人先后不齐,大都有功于斯谱也。

若呼承先启后,集吾谱之大成,定祭典、着字派、作家训、较前谱更加详明,则司训宜秋公,其最著者,所谓光前裕后,美盛彰传者与,嗣是以后,迄今二百余年矣。

族谱之修,正在今日矣,无论合族,五服之内,举贡监而肄胶庠者,数十余人,不可谓无其人矣,中于丙辰,滥叨乡荐,抵古冈谐祖并省墓,议及修谱,众皆忻忭。

于是长者以编,贤者以辑,吾谱适成,诗曰:以嗣以续其斯之谓与,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祖贻谋燕翼,俾炽俾昌,有永无极者矣,续修之举,犹望后之有志者。

己未科进士出身承德郎总理两广京塘务府事次男中百拜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4-3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玉桥易氏谱牒续修文脉考》

盖闻谱牒者,宗法之遗制也。易氏自丹阳公肇基岭南,历六百年而世系昭然,此非独血胤之传,实文脉相承之道统存焉。今观中公序文,其义例之精严,足为后世谱学范式。

一曰"世经人纬"之法。以五世为纪,纵贯横连,犹《周礼》之九族亲疏,司马氏之表列年爵。其"一本万殊"之论,深得程朱理学"理一分殊"之旨,使昭穆有序而亲疏可辨。昔欧阳修作《欧阳氏谱图》,苏洵创《苏氏族谱》,皆未若此经纬分明。

二曰"书善录恶"之笔。宣义公以下,生卒葬所、宦绩德行,靡不备载。此《春秋》褒贬之遗意,非徒为夸耀门楣。三房仅存其号者,正见"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史家法度,与太史公"疑则阙焉"同揆。

三曰"科甲承绪"之录。自宋晋府仪宾至明进士璘公,及东峰、文炳诸贤,皆以"登贤籍"为系。此非特重功名,实存"诗书传家"之深意。昔颜之推《家训》云:"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易氏之盛,其来有自。

至若宜秋公定祭典、着字派,尤见礼制之精。祭法合于《家礼》,字派准乎《尔雅》,此非通经硕儒不能为。今谱载"数十余人肄胶庠",正《学记》"化民成俗"之效。

中公丙辰乡荐后即倡修谱,其心可鉴。昔张载言:"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今易氏六修族谱,使"祖贻谋燕翼"者,非独尊祖敬宗,实以立身垂训。后之览者,当思"万殊一本"之义,勉为"光前裕后"之人。

谨按:谱成于嘉庆四年己未(1799),中公时任两广京塘务府事。玉桥易氏现存宗祠三进,尚存明清匾额七方,可与此谱互证。今之续修,宜循"信而有征"之旨,使文献足徵,永世弗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