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70|回復: 1

[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11 2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诗赏析

上片着重写景。起句即点名地点与时节,后两句的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是所见;边声、号角声,是所闻。

下片着重抒情。起句自抒怀抱,「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4-12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渔家傲·秋思》的意境建构与历史回响
——范仲淹边塞词的时空张力探析

范仲淹此词以"塞下秋来风景异"开篇,实为北宋边塞词之创格。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突破了五代词婉约绮靡的窠臼,更在于将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注入词体,形成了"以诗为词"的审美转向。上片"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九字,通过层峦叠嶂的纵向空间与落日孤城的横向延展,构建出多维度的塞外图景。其中"闭"字尤见功力,既写实城门紧闭的戍守状态,又暗喻将士与中原的心理阻隔。

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运用了典型的时空对举手法。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燕然勒功乃武将最高荣誉,此处"未勒"与"无计"形成逻辑闭环:功业未竟强化了归乡无望,而思乡之情又反衬出责任之重。这种矛盾心理通过"羌管悠悠霜满地"的视听通感得以具象化,霜华满地的物理寒冷与笛声幽咽的心理凄楚相互生发。末句"将军白发征夫泪"更形成戏剧性对照:统帅与士兵身份悬殊,却在时空困境中达成情感共鸣。

从词史维度观之,此词开创了三个范式:其一,以"衡阳雁去"的自然物候暗示人文关怀,较之王维"征蓬出汉塞"更为沉郁;其二,将"燕然勒石"典故从汉赋的颂扬传统转化为词体的矛盾表达;其三,其"孤城闭"的意象组合,直接影响后来王安石"孤城回望苍烟合"的句法。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放、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悲慨,皆可溯源于此。

当代读者赏鉴此词,当注意三个层面:地理上的"塞下"实指延州,乃宋夏对峙前线;历史中的"燕然未勒"暗含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功业焦虑;文学性的"白发征夫"则是士大夫"先忧后乐"精神的词化呈现。范仲淹以政治家之胸襟、文学家之笔力,在四十字中完成了从个体情感到时代精神的升华,这种"小令不小"的艺术张力,正是宋词雅化的关键转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