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虽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但汉武帝还是受到了惊吓。本来就感觉心力憔悴的汉武帝,更是感觉精力不济。 尽管再不想承认,汉武帝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现在,最困扰汉武帝的,就是太子的人选,也就是接班人问题。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到此时为止,已经有三个死了,分别是:长子太子刘据、次子齐王刘闳和第五个儿子昌邑王刘髆,只剩下三子燕王刘旦、四子广陵王刘胥和最小的儿子,现在年仅七岁的刘弗陵。 其实,汉武帝死去的三个儿子中,除了太子之外,死的最不是时候,或者说死的最冤的,应该就是昌邑王刘髆了。 太子刘据死后,为了给他争夺太子之位,丞相刘屈氂被腰斩,家族被灭,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匈奴,一年后,在卫律的挑唆下,被匈奴单于作为祭祀天地的祭品斩杀,其家族也被汉武帝诛灭。 为了太子之位,死伤如此惨重的情况下,这个昌邑王偏偏在汉武帝准备最终确立太子之位的前夕,病死了,谥号为『哀』。真的是够悲哀的了。 如果这个昌邑王哪怕能再多活一年,至少能知道太子之争的结果,输了也算输个明白。现在可好,还没开始,就主动弃权了。 对于汉武帝剩下的三个儿子来说,三子燕王刘旦年纪最大,且为人能言善辩,略通文才武艺。 在太子刘据死后,加上齐王刘闳早死,刘旦理所当然的就认为太子之位应该落到自己头上,于是直截了当谋求太子之位。他给汉武帝上书,请求让自己进京担任皇宫侍卫。这其实就是在向汉武帝讨要太子之位了。 不成想,刘旦的奏章却触怒了汉武帝。好啊,我还没死,你就开始折腾了,也太早了吧。我给你可以,但是你不能讨要,现在还轮不到你做主。 汉武帝当即斩杀了刘旦派来的使者。 接下来刘旦不但不思悔过,还变本加厉,窝藏逃犯,阴谋不法之事,彻底触怒汉武帝,将他排除在太子候选人之外。 四子广陵王刘胥虽然有拔山举鼎之力,能空手搏杀熊、野猪等猛兽,但是为人骄横跋扈,奢侈无度,且无法无天,行为举止毫无法度,当然也不能立为太子。 经过筛选,太子之位的候选人,只剩下七岁的幼子刘弗陵了。 但是将这么一个泱泱大国,交给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行吗? 让这么小的孩子直接处理国家大事,当然不行。这就需要一个忠心可靠,又有治国之才的辅命大臣帮忙才行。 这个辅命大臣可不好选。既得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还得能在小皇帝长大,有能力独立治理国家后,心甘情愿的将国家大权交回给皇帝才行。否则,这个国家就成那个辅命大臣的了。 纵观历史,符合要求的,恐怕只有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了。 汉武帝经过慎重抉择,选中了霍光来做这个辅命大臣。 汉武帝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自己要将国家托付给他,希望他能像当年的周公对待周成王那样,忠心辅佐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 安排好了臣子,汉武帝又想到了刘弗陵的母亲,自己那个心爱的妃子钩弋夫人。子幼母壮,可是外戚专权的最佳环境啊。为了防止当年吕后那样太后专权的事件再次发生,汉武帝一狠心,将钩弋夫人赐死,消除隐患。 为了刘氏的江山,汉武帝也算得上狠心辣手,无所不用其极了。 转过年来,到了公元前87年的春天,汉武帝病重。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前来拜见问安。霍光垂泪询问汉武帝皇位继承人之事。汉武帝明确回答:『你呀,难道还不明白我前面赐给你那副画的含义吗?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你做辅命大臣,希望你能做我大汉的周公。』霍光含泪推辞,但是汉武帝决心已定。 从看人的眼光来说,汉武帝还是相当精准的,选的这个辅命大臣也确实合适。 从这点来说,汉武帝也算是继承了其先辈的特色,恰如汉高祖刘邦选定陈平和周勃,汉文帝选定周亚夫。这些人都曾经挽狂澜于既倒,对大汉朝的延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天,汉武帝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第二天,汉武帝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命辅政。同时,汉武帝拜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作为霍光的副手,共同辅佐朝政。 第二天,汉武帝病死于五柞(zuò)宫内。 这位威震宇内,将汉民族的武功推至巅峰的一代雄主,就这样,死了,享年70岁,共做了54年的皇帝。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其穷兵黩武,穷奢极欲,也多被历史所诟病。 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吧。 汉武帝死后,太子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 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金日磾、上官桀副之。 霍光确实有治国之才。大汉国在其治理之下,平稳的渡过皇位的更替阶段,并持续而稳定的发展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