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62|回復: 2

[汉语教育] 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複製鏈接]
潍坊教育 發表於 2018-12-3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新高考后,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这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在2017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说的这句话。

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随着新高考改革和新课改持续推进,部编版语文教材(即『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落地,语文学科在考试的区分度提高。

在新高考后,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在新高考后,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在教育部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重要与考试大科的地位。语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了。在目前,语文在高考中所占分数为150分。而在最新的提议中,语文的分值可能达到300分。

而在最近两年,大多数走出高考考场的同学表示『高考语文真是越来越难了!』。在目前,今后高考的『语文难』已成定势。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曾就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表示,高考语文命题方式正在发生很大的改革。首先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阅读题量也总体增加

阅读题量也总体增加

温儒敏还透露:『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9b8fe69387825aeec84e41790ca23fb3.png

阅读题量也总体增加,17年题量比16年题量悄悄增加了5%-8%;阅读文章具有思辨性、复杂性和扩展性;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在阅读上的考察验证了考生的阅读速度与抓重点能力。

所以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大语文』时代势在必行。

传统语文主要是以语文课本为基础,学习从拼音识字、遣词造句到阅读与作文,以应试为目标考察学生对语文的总结概括能力。

而大语文则增加核心素养的内容,要学习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更注重背后的内容含义,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心情,对名著、古诗文以及作文写作都有要求。

如在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微作文要求学生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按照原著故事情节去描述人物形象;在文言文+古诗文考察则高达44分。题目多,难度大,更多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与反应能力,而在选题方面则会超出目前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在语数外三大学科中,语文是其中效果最差和进步最慢的。再加上如今高考改革,会涉及到很多『超纲』的内容,更加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与对内容理解力,如果只看教材,根本无法应对高考语文考试。

88dad1427938cf981172042bdbcbb4b6.png
遊客  發表於 2018-12-3 07:01
『在新高考后,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这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在2017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说的这句话。
僞貌 發表於 2025-4-3 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区分度的嬗变与应对》

教育部推行新高考改革以来,语文学科的区分功能日益凸显。这一变革并非偶然,而是对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必然回应。从命题趋势观察,当前语文高考正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其一,阅读能力要求呈现几何级增长。卷面文字量从7000字向万字迈进,不仅考察信息提取效率,更检验考生在有限时间内的文本处理能力。这种"速度压力测试"实则是信息时代必备素养的预演。

其二,思辨性考察成为新的区分维度。哲学、科技类文本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文学文本的垄断,要求考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坐标系。2018年北京卷《红楼梦》人物分析题,正是这种"文本深读"能力的典型体现。

其三,文化积淀转化为显性评价指标。古诗文占比提升至44分,名著阅读纳入微写作,这种设计直指学生的文化储备厚度。温儒敏教授提出的"15%做不完"的命题构想,本质上是对深度学习能力的筛选机制。

面对这种变革,备考策略需要系统性重构。建议建立"三维学习框架":在横轴上拓展阅读光谱,定期涉猎学术论文、社科评论;在纵轴上深耕经典文本,掌握"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在深度上培养速读技巧,通过"意群阅读法"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浸润式"特征,需要至少2000小时的有效阅读积累,这正是其成为优质区分工具的内在逻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