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习射与修身。近日,文化传统平台在北京西木学堂落地了书香空间,开展香文化技艺传承、经典修读及礼射等活动。本文是笔者和中华射艺传播者、弓箭匠人,书香空间常务理事肖华老师关于习射和修身的对话。
拓片:习射 文传君:肖老师好,您多年从事制弓射箭,在学习经典和修身方面也颇有心得,今天咱们以对话的形式,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传统弓箭与修身的话题,您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呢? 肖华:最近五六年,我一直在做传统弓这方面的器材,历朝历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弓,基本上都做过,勉强算是一名手工制作传统弓的手艺人吧。这几年开始研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在这过程中,慢慢的认识到,传统的弓箭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也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中国的射礼文化非常成熟,内容也非常丰富,对我国教育和军事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我们在书香空间主要想通过传统的习射来辅助修身,加强修身与经典的学习,达到修身律己,践行经典,文武兼修的目的。 文传君: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射箭传统,除了狩猎和战争,射箭还有哪些重要的社会功能呢? 肖华:在中国古代,至少从商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射箭运用到教育和选拔人才之上了,射箭配合礼乐,就成了礼射,〖礼记·射义〗上面说,『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天子和诸侯还有上下官员,都认真练习射艺传习礼乐,这就是一个文武兼修的过程,这样一来,国家就容易安稳,〖诗经〗有一段也说,『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通过射礼,可以营造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可以培养诸侯及士大夫的荣辱价值观,所以天子通过射礼来培养诸侯,而不是用蛮横的手法去解决国家安定问题。
拓片:传统投壶场景 文传君:您通过制弓射箭,加上经典的修习,渐渐体会到习射对修身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习射跟修身和学经典有什么关系?怎么用习射来修身?您能讲一讲这方面的心得吗? 肖华:传统射箭讲求先正心修己,心正身直而后才发射,射不中目标,不能埋怨胜过自己之人,一定要自我反省。进行习射的时候,射箭的人无论是进场还是退场,举止都必须符合礼节,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内在的心志,正直而专一,同时外在身体也要端庄自然。然后持箭张弓、审固靶心,心无旁鹜,顺势而发,唯有如此反复练习,才可能有射中的把握。传统习射跟现代射箭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也就是传统的礼射,也叫文射,他的关注点是在自身,完全是反求诸己,通过习射可以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不管射的准不准,一定要注意箭矢被射出那一刻,自己内心和外体是否正直、端庄。有句老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传统的习射也是这样,只要内心正直,外体端庄,就不会太注重结果,因为这是一种本质加文化的修养过程,也就是夫子在〖论语〗上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人在射箭的时候,自己的心很容易就跟着箭跑出去了,习惯地去关注靶心,而忘记了自身。我们学习经典,修身律己,其实修的是自己的心,但是人的心常常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淡定,当遇到突发事件和诱惑的时候,很容易激动和动心,这一点在传统射箭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体现出来。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如何,通过传统的习射,是可以观察得出来,所以〖礼记·射义〗上说,『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今人习射图 文传君:古代经典中,有哪些对于习射的记述呢? 肖华: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主要是修身育德,在现代社会,我尤其关注传统弓除了用于战争和狩猎以外的修身作用。 传统弓的礼射,可以选拔人才,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也可以教育人们立身处世的道理。礼射文化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射只是末,道德培养礼仪养成才是根本。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乡饮酒之礼。之所以先举行燕礼,是为了明确君臣各自职责和名分;之所以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伦理和顺序。 〖礼记·射义〗对射者有着详细的指导和要求:射箭的人,不论前进还是后退,左旋还是右转,动作一定要符合规矩。从内心来说,沉着冷静;从外表来说,身体挺直;然后才可以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然后才可以指望射中。所以说,从人的外部射箭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在德行。 古代的帝王将相都是非常重视习射的,尤其是天子。古时候的天子通过射箭比赛来选拔有资格参加助祭的诸侯、卿大夫、士。射箭,这是男子的事,也是为官的一种考核,配合礼乐进行习射以树立为官者的德行修养,所以圣王很重视它。 孔子在〖论语〗里也提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认为:『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可见,习射与德行修养是分不开的。
传统观德亭 文传君:古人把习射文化真是研究运用到了以艺臻道的境界,所以才有这么精彩的典籍记载,那么古人都是在哪里射箭呢? 肖华:在古代专门练习射箭的地方也非常多,比较普遍和常见的都跟修身观德有关。汉唐的一些典籍有很多记载,这些地方的名称多数都取观德两个字,比如:〖观德坊〗、〖观德殿〗、〖观德亭〗等等,像这些名称最早的时候,也叫『射圃』,就是专门习射的场地。这些习射场地的位置,大部分都建设在学校或政府部门的附近,对学生和官员,都有着教化的作用,当士大夫之前,习射的技术必须得过关,因为习射的技术好坏,也代表着道德水平的高低。 〖礼记·射义〗上有一段就专门讲孔子在习射场地观射的情景,当时孔子在矍相(今曲阜市孔府西侧)的泽宫演习礼射,围观的人很多,形成了一道人墙。孔子和弟子在射箭前先举行饮酒礼,到了该射箭的时候,孔子叫子路手持弓矢出列,延请射箭的人,说:『败军之将、使国君亡国的大夫、为了贪财而过继给他人做儿子的人,都没有资格进来参加射箭比赛。其他的都可以进来。』听到这话之后,有一半人自认为合格而留下,另外的一半人都走开了。比赛一结束,到了旅酬的时候孔子又叫公罔之裘和序点举起酒杯对在场的人说:『幼年壮年时能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到了老年还讲究礼法,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而至死不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就请在宾位落座。』听到这话之后,人又走了一半。序点又举杯说:『爱好学习而不厌倦,爱好礼法而不改变,活到了八十、九十乃至一百岁也言行毫不糊涂,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就请在宾位落座。』听到这话之后,人差不多就走光了。
孔子行迹图——射矍相圃 通过这则故事说明,孔子很重视基层礼仪乡射礼,并亲自带领弟子们去练习。在习射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民众进行礼的教育,对遵守礼法者进行鼓励,并用淘汰的方法教育那些礼仪欠缺的人。这也是『射』能成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而如今,这些文化内涵都鲜为人知了。 孔子不但精通经学,本身也是一名精通射艺的高手,从这一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礼射过程中,如果人的德行不够,连观看的资格都没有,对于观赏射箭的人都有这样的要求,那对于射者本人的德行,要求就更高了。也由此可见,射以观德不是一句空话。 图:肖华老师投壶示范
文传君:除了先师孔子,后世还有哪些善射的贤德呢? 肖华:在历史上有很多通过习射来提升自己修养境界的人,比如在明朝,有一位射箭高手,他有40多年的射箭经验,他觉得射箭也是修道,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就是王阳明。在江西龙南县县学内有一处观德亭,是正德十四年,龙南教谕缪铭奉王阳明之命所建,此处之前是一所破旧的文庙,改建为观德亭旨在教化一方,建成之后,王阳明非常高兴,亲自作〖观德亭记〗。这篇文章简单概括了射以观德的基本内涵,我们来一起品味下原文。 〖观德亭记〗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
投壶体验中,会不会中呢? 文传君:阳明先生这段〖观德亭记〗写得真好。一个人通过潜心修习箭术,可以静心、正心、修德;『射以观德』,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射箭时的整体动作、神态,又可知其学习做事的专注度、态度、习惯、品德、人品。习射原来有这么深的内涵。可是现代人却很少有机会能习射,有什么简便易行,又能起到与习射类似的修身效果的项目么? 肖华:传统的习射,是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没有合适的场地,不得随意拉弓发射,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另外可以尝试投壶体验,投壶也是古代的礼仪之一,是从礼射衍生出来的。投壶同射箭一样,需要心平体正,己正而发,发而不中,则反求诸己。书香空间现开展有公益免费的投壶体验系列课程,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过来我们一起学习。
古时投壶场景 书香空间为文化传统平台和比邻为美平台联合打造的书香艺趣体验空间,空间以文化经典修读和会讲、传统香艺展示和仪规、传统射礼修习为一体,文武兼修,以艺臻道,致力于新时代书香门第精神风貌和生命品质的提升。空间以公益优先、文创推动、学术和技艺传承为主线,珍藏有近千册正统经典及注疏、展演有历代香器具及传统形制弓箭,开设有经典研读课程,各类香品体验和手作活动,以及习射反身观德等项目,是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用真心,献真品,返璞归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