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技巧?
神奇的汉字系列之巧字的演变过程及起源
技巧也就是巧妙的技能,准确点来说,是工艺、文艺、体育等方面精巧的技能 ... ... ...
我们常常说做事得有点技巧,写文章得有点技巧。何为技巧?从字面来看,技巧也就是巧妙的技能,准确点来说,是工艺、文艺、体育等方面精巧的技能。〖说文解字〗言:『巧,技也。从工丂声。』又言『技,巧也』,可见技、巧二字意义相同。
〖说文解字〗言:『巧,技也。从工丂声。』
巧的本义,是指技巧、技艺。巧从工,是因为在最开始技巧和技艺总是与工匠相联系。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说: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家具也好,建筑也好,怎么才算得上是好的作品呢?天气受季节影响,土地受气候的影响,材料有好有坏,工匠有巧有拙,要做出上好的东西,就得从这四者上下功夫,就得顺应天时,适应地气,选取的材料上佳,制作的工匠手艺精巧。在这里,既有客观的方面,也有主观的方面,而主观的方面,注重的就是工匠的巧拙。〖核舟记〗中有王叔远,极其善于微雕,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曾用一个桃核,还原了苏轼泛舟于赤壁之上的情景,这样高超的技艺,正出自巧匠之手,谓之奇巧人。
又言『技,巧也』,可见技、巧二字意义相同
由此,巧也就可以引申为灵巧、工巧,精致、美妙之意。〖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美好的笑;白居易的『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是精巧的构思;王炎的『从教巧手工摹写,粉墨何能便逼真』,是精妙的手艺……我们将七夕称为乞巧节,也是因为旧时风俗,女孩子们会在这一天的晚上站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渴望智慧渴望灵巧渴望美好,夜幕之下月光之中,是无数希望和企盼。
巧的本义,是指技巧、技艺。
然而工匠之巧到底是苦练而成,熟能生巧是也,技艺的超凡来源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来源于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来源于自身的永不止步。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能工巧匠的确可以教会别人规矩法则,让他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同样的模子复刻,但却不能够教会别人如何去『巧』。就好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对于诗词格律的分析著作也浩如烟海,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但大部分人并不能巧妙地学会作一首好诗,无法复制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的辉煌。很多瑰丽的想象、曼妙的比喻、奇特的组合、深刻的意象,都来源于作者的日积月累和刹那间的灵感迸发。只有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实练,自己去体悟,去经过挫折困难和爬起再战,方才能领会到真谛,真正『巧』起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真正『巧』起来,关键还在于自己。
巧从工,是因为在最开始技巧和技艺总是与工匠相联系
然而人需要巧,也不需要『巧』,这个『巧』,是为巧诈、虚伪。有技巧是一回事,过于利用技巧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老子中说『绝巧弃利』,这个巧也是一种过度的巧,是巧诈。孔平仲有一首〖乞巧〗诗,却说『众人喜乞巧,我以巧为忧。言巧多欺佞,行巧为邪柔。学巧竞穿穴,文巧多彫锼。巧不令如此,宜吾之耻求。』乃至于表达自己对巧的鄙夷之情。所以〖墨子〗中说『利于人,谓之巧』,有利于人的,才能被称为巧。
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说: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 ...
今天我们常说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之中就蕴含了巧,这个巧,是你要有对所从事职业的兢兢业业,也要有对所打磨东西的精益求精、专心雕琢,要专注、执着、耐心、坚持,也要创新、突破、富有创造力。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手下是什么产品,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巧,以匠心为魂,以技艺为骨,抛下机巧与巧诈,铸就梦想与奇迹。(申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