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0|回復: 0

[中药大全]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药手册 發表於 2019-1-2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白芥子

白芥子

白芥子

白芥子,中药材名,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种皮薄而脆,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可入药。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具有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白芥子图片

中药白芥子

中药白芥子

白芥子图片

白芥子的作用

白芥子的作用

白芥子图片

白芥子的功效

白芥子的功效

白芥子图片

白芥子简介

药材名:白芥子

拼音:Bái Jiè Zǐ

别名:辣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1~2.5毫米,较黄芥子为大。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胚黄白色,袖质,二子叶相叠,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气无,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继感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

化学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

性味:辛;温

归经:肺;肝;脾;胃;心包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禁忌: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且多食昏目、泄气、伤精。

白芥子的功效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白芥子的作用

1、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它菌株均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细菌的有效抑菌浓度为1:10(2)-3×10(2)。白芥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黄芥子甙水解产生甙元芥子油亦具杀菌作用。

2、刺激作用

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油的主要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具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发红、温暖,甚至引起水泡。

白芥子的用法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调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治喘咳宜敷贴背部肺俞、心俞、膈痰饮。--〖中华本草〗

白芥子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

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②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

外用白芥子为末,醋凋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③治翻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

白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普济方〗)

④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

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热,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⑤治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

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⑥治风湿脚气肿疼无力

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一两,胡桃五枚(去壳)。上六味,一处捣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处。(〖圣济总录〗芥子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