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黄帝内經 [電子書]

[複製鏈接]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第一章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黃帝答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問曰:有餘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日。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三陽絕,三陰微,是為少氣。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
此皆五藏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第二章

診有十度度人,脈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陰陽氣盡,人病自具。
脈動無常,散陰頗陽,脈脫不具,診無常行,診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逆從,是為妄行,持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并合,診故不明,傳之後世,反論自章。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陰陽交並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一奇恒之,乃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先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知醜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起所有餘,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脈事因格。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第三章

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淨,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滑澀寒溫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第一章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溼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請問有毚愚仆漏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帝曰:大矣。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有也。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第二章

夫心者,五藏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滎也,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於目,有亡憂,知於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者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湊於目也。
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

第三章

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之類也。

第四章

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獨不誦不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
夫人厥則陽氣并於上,陰氣并於下。陽并於上,則火獨光也,陰并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是以氣衝風,泣下而不止。
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帝内經•靈樞
--------------------------------------------------------------------------------
九鍼十二原第一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余子萬民,養百姓,而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滎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裏,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鍼經,願聞其情。
第二章

歧伯答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請言其道。
小鍼之要,易陳而難入,麤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麤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麤之闇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鍼道畢矣。

第三章

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鍼最妙,補寫之時,以鍼為之。寫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鍼,邪氣得泄。按而引鍼,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持鍼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鍼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者,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
血脈者在俞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

第四章

九鍼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鑱鍼,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鍼,長一寸六分。
三曰鍉鍼,長三寸半。四曰鋒鍼,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鍼,長四寸,廣二分半。
六曰員利鍼,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鍼,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鍼,長七寸。
九曰大鍼,長四寸。鑱鍼者,頭大末銳,去寫陽氣。員鍼者,鍼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寫分氣。鍉鍼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鍼者,刃三隅以發錮疾。鈹鍼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
員利鍼者,大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鍼者,尖如喙,靜以徐往,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痺。長鍼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痺。
大鍼者,尖如挺,其鋒微員,以寫機關之水也。九鍼畢矣。

第五章

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鍼陷脈則邪氣出,鍼中脈則濁氣出,鍼大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恇,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鍼害畢矣。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鍼。
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第六章

黃帝曰:願聞五藏六府所出之處。歧伯曰:五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
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也。第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禦之,氣至而去之。
凡將用鍼,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鍼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掖與膺。五藏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鍼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害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益甚而恇,致氣則生為癰瘍。

第七章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藏,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
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大淵,大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大衝,大衝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谿,太谿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脥,脖脥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

第八章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也。刺雖久,猶可拔也。
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鍼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輸第二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府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歧伯曰:請言其次也。

第二章

第一節
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於大淵,大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俞。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心出於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溜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為滎。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俞。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也。

第二節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溜於行間,行間,足大指間也,為滎。注於大衝,大衝,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俞。
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入於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
足厥陰也。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指之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滎。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俞。
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滎,注於大谿,大谿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俞。行於復留,復留,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入於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也。

第三節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朿骨,朿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
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
跟骨之上,為經。入於委中,委中,膕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也。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俠谿,俠谿,足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俞。
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也。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指外間也,為滎。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於衝陽,衝陽,足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谿,解谿,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第四節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俞,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寫之。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
注於後谿,後谿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俞。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
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也。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俞。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間,為原。行於陽谿,陽谿,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也。

第五節
是謂五藏六府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府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第三章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
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掖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掖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第四章

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其俞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頰一寸。
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
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髮際。陰尺動脈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第五章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與合者。

第六章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
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鍼解第三

第一章

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麤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寫也。神客者,正邪其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
惡知其原者,先知所經之病,所取之處也。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
麤守關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鍼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淨以微者,鍼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寫也。不可掛以髮者,言氣易失也。扣之不發者,言不知補寫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麤之闇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鍼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間者,言知所取之處也。
迎而奪之者,寫也。追而濟之者,補也。

第二章

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寫之也。
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寫其邪也。
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寫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佖然若有得也,寫則然若有失也。

第三章

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濁氣在中者,言水穀皆入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絕,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清氣在下者,言清溼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鍼陷脈則邪氣出者,起之上,鍼中脈則邪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
鍼大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鍼盡大寫其諸陰之脈也。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寫三陽之氣,令病人恇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奪陽者狂,正言也。

第四章

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上工知相五色於目,有知調尺寸大小緩急滑澀,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鍼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寫氣調而去之也。調氣在於始終一者,持心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鍼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鍼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第一章

第一節
黃帝問於歧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歧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也。黃帝曰:高下有度乎。歧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溼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府,中於陽則溜於經。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恆常,其故何也。
歧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
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歧伯答曰:中於陰者,當從臂始,夫臂與,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黃帝曰:此故傷其藏乎。歧伯答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藏,故邪入於陰經,則其藏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府,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府。
黃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歧伯曰:憂愁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朴,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
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黃帝曰:五藏之中風,奈何。
歧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黃帝曰:善哉。

第二節

黃帝問於歧伯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歧伯答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脣舌而為味。
其氣之津液,皆上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氣甚寒,不能勝之也。

第二章

第一節
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歧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黃帝曰:善哉。黃帝問於歧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歧伯答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
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第二節
黃帝曰:願卒聞之。歧伯答曰: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黃帝問於歧伯曰: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歧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

第三節
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歧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
黃帝曰:調之奈何。歧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少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
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
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十全六。

第四節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歧伯曰:臣請言五藏之病變也。
心脈急甚者為瘛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痺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喝,微滑為心疝引齊小腹鳴。澀甚為瘖,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顛疾。肺脈急甚為癲疾,微疾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痺引胸背,起惡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在頸支掖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矣。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痺也。大甚為內癰,善嘔,微大為肝痺陰縮,欬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溢飲,微澀為瘛攣筋痺。脾脈急甚為瘛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無病。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裏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癃,微滑為蟲毒蛸蝎腹熱。澀甚為腸潰,微澀為內,多下膿血。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齊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腕,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癃,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自無所見。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沉痔。

第三章

第一節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歧伯答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鍼,以去其熱。刺大者,微寫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鍼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鍼,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

第二節
黃帝曰:余聞五藏六府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歧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府者也。黃帝曰:滎輸與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黃帝曰:治內府奈何,歧伯曰:取之於合。黃帝曰: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胃合於三里,大腸入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黃帝曰:取之奈何。歧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
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取諸外經者,俞甲而從之。

第三節
黃帝曰:願聞六府之病。歧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
兩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齊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第四節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歧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鍼染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補寫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鍼不審,以順為逆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根結第五

第一章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寫。發於秋冬,陽氣少。
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陰陽相移,何寫何補。
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藏六府,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鍼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鍼道咸絕。

第二章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籠。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開折則內節瀆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肉宛膲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大倉。
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闔折即氣絕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

第三章

第一節
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衝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衝,溜於陽地,注於支溝,入於大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谿,入于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

第二節
一曰一夜五十滎,以滎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滎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
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第四章

第一節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鍼小而入淺,氣澀則鍼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

第二節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歧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
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藏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寫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陰陽相錯。虛而寫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辟,皮膚薄著,毛夭,予之死期。故曰:用鍼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藏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麤,而後取之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壽夭剛柔第六

第一章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少師答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知陰陽,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藏六府,外合於筋骨皮膚,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藏為陰,六府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滎輸。病在陽之陽者。
刺陽之合。病在陽之陰者,刺陰之經,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故曰: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痺,陰陽俱病,命曰風痺。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其形不久。

第二章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形氣,病之先後外內之應,奈何。伯高答曰: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寒傷形,乃應形。
風傷筋脈筋脈乃應,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黃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遠近,以此衰之。
久痺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黃帝曰:外內之病,難易之治,奈何。
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應者,刺之倍其日。
此外內難易之應也。

第三章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伯高曰: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血氣經絡,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黃帝曰:何謂形之緩急。
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形充而脈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脈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若形充而顴不起者,骨小,骨小而夭矣。形充而大肉堅而有分者,肉堅,肉堅則壽矣。
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肉脆則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氣,而後以臨病人,決死生。
黃帝曰:余聞壽夭,無以度之。伯高答曰:牆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滿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黃帝曰:形氣之相勝,以立壽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第四章

黃帝曰:余聞刺有三變,何謂三變。伯高曰:有刺滎者,有刺衛者,有刺寒痺之留經者。黃帝曰:刺三變者奈何。伯高答曰:刺滎者出血,刺衛者出氣,刺寒痺者內熱。黃帝曰:滎衛寒痺之為病奈何。伯高答曰:滎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衛之生病也,氣通時來時去,怫氣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痺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黃帝曰:刺寒痺內熱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黃帝曰:藥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并內酒中。置酒馬矢熅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乾之,乾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晬其日,乃出乾。乾,并用滓與綿絮,複布為複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則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痺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謂內熱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21 | 顯示全部樓層
官鍼第七

第一章

凡刺之要,官鍼最妙,九鍼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淺鍼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鍼淺,病氣不寫,支為大膿。病小鍼大,氣寫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鍼小,氣不寫泄,亦復為敗。失鍼之宜,大者寫,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第二章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鑱鍼於病所,膚白勿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鍼於病所。
病在經絡痼痺者,取以鋒鍼。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以鍉鍼於井滎分輸。
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鍼。病痺氣暴發者,取以員利鍼。病痺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鍼。病在中者,取以長鍼。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鍼。
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鋒鍼,寫於井滎分輸,取以四時。

第三章

凡刺有九,日應九變,一曰輸刺,輸刺者,刺諸經滎輸藏俞也。
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俞也,三曰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六曰大寫刺,大寫刺者,刺大膿以鈹鍼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痺皮膚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鍼則取痺也。

第四章

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痺,刺此者,傍鍼之也。二曰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鍼,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鍼復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痺也。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痺氣小深者也。五曰揚刺,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六曰直鍼刺,直鍼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
七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鍼而深之,以治氣盛而熱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日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十一曰傍鍼刺,傍鍼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痺久居者也。十二曰贊刺,贊刺者,直入直出,數發鍼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

第五章

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鍼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脈淺者,勿刺。
按絕其脈,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邪氣耳。所謂三刺,則穀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故制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
故用鍼者,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第六章

凡刺有五,以應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鍼,無鍼傷肉,如拔毛狀,取皮氣,此肺之應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鍼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一曰豈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鍼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
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脾,此腎之應也。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1-21 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神第八

第一章

第一節
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血脈滎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於淫泆離藏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第二節
歧伯答曰:天之生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第三節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哀悲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寒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第二章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支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魂,傷魄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第三章

肝藏血,血合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滎,滎合意,脾氣虛則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必審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