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有车马,着皮裘,和朋友们共同使用,那怕是最终散尽其财,我心里没有遗憾。”颜渊说,“我希望自己心怀仁善,但是不自我夸耀。对别人做好事,自己不认为这施舍。”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先生的志愿呀!”孔子说:“愿老者能得到安顿。朋友能互相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 孔子之志跟学生的志向比较起来,有几个特点: 第一:孔子无“我”,他并不跟学生一样,关心自己会如何,圣人往往是忘身无我,心怀天下。他没有说他自己要实现什么的志向,成为什么样的人物,做出什么样的业绩。而且表达出别人的真诚祝愿。 第二:他的视界更加开阔,他放眼天下,希望所有老人、朋友、年轻人得到安顿、信任、照顾,实际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者有所安,是对老者的照料,朋友有所信,是朋友之间的照料,年轻人得到关怀,也是对年轻人的照料。 第三:他并没有慷慨陈辞,甚至连“天下”这样的词没有使用,而用很平淡的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没说,最终由谁来实现。 第四:他始终把对于人的关心放在第一,就是讲到那么仁德,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追求个人的完美,还是社会的和谐,是追求理论的精纯,还是现实的美好。在他而言,老有所安,少有所养,人有所助,就是“仁”在社会上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照顾,就是“仁者爱人”至于如何实现,谁能实现之,在他而言,都是次要的。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完了,我没有见过能发现自己的过错,而又在自己内心反省自己的人。”我们知道对于道德而言,往往需要前识者,也就是有一批人能够首先在社会上进行道德意识的觉醒。特别是当大家都这样做,作为道德先驱就必须去思考,我这样做真正的符合道德的内在精神和要求吗?如果不符合,那么我应该如何反省自己?作为思想家,他应该超前于社会,才能为社会指引方向。孔子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大家都认为一切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的时候,社会也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作为思想家或道德学家的贤者,对自己的反思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当然,对普通人而言,一个人做错了事,当然应该在内心加以反省,而不是寻找客观理由、强词夺理、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但是如果孔子是说这,也不至于发出“已矣乎,这样的感慨”,因为他不可能没见过。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和实权人物,甚至周天子。因为制约他们的社会力量很小,国家和社会治理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君王大臣的自我警醒和检讨。这也是儒学思想的局限之一,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臣的自律之上。但是在当时,的确就是如此。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会有像我这样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像我那样好学罢了。” 《公冶长》这一篇,花那么多笔墨的辑录孔子对一些人物的评价,实际上是通过枚举的方式在展示孔子的仁学思想。在这里,《论语》在此篇的结尾强调一个“内讼”、一个“好学”,其目的,就让《论语》的读者能见贤思齐,也就是“好学”,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内讼”。甚至能把历史当作教科书“温故而知新”,继续承传和发扬孔子的仁学思想。 在孔子那个时代,经过了礼乐文化的长期浸染和熏陶,象孔子那样的忠信之士并不少见,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各种侠义之士,忠义之臣也比比皆是,整个社会局势却一日不复一日,甚至更加动荡不安,社会更加失序。这让孔子进一步去思考,要解决春秋时期的种种社会问题,光靠一腔热血的忠和一身肝胆的义也是不行的。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危机要扭转,人不“好学”、人不“内讼”,不去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光靠激情和斗志,不去思考应该忠于什么,如何去忠,应该义于什么,如何去义,那就会流于蛮干,就会徒劳无功,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积重难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