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帅佛道法

孔子不是标题党--《论语.公冶长第五》串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5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对我做的事情,我也不想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经常我们认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先说的,原来是子贡先说的。

当然,子贡说的是不好的事情,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是呢,进入现代社会,我们也要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价值观念差别越来越大,那么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能推出“已之所欲”,就可以“施之于人”。要互相尊重对方。比方说父母对子女,不能用自己的期望代替孩子自身的期望。当然,你不希望别人强迫你去做什么,反之,也不能强迫别人去什么,那怕是你自己喜欢做。所以“已之所欲,施之于人”同样是能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否定的,因为他有强迫色彩,不尊重对方的意愿,这也是每个人自己都不想遇到的。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 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夫子的文章里讲的那此道理是可以听到就明白的,但是夫子说话的神采和气概所表达出的性情与天道,那就是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个“养”字就说明要得夫子在做人和做事上精髓,那是要靠长期的涵养才能形成的,有的甚至是与生俱来。

我们经常说“腹有书诗气自华”,其实未必人人如此。有时我们说一个有某种特殊气质的,如魄力、魅力等,往往跟一个人的境界、志向、兴趣、性格、阅历等多个方面有关,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从一个人文章中就能学习、模仿得来的。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对夫子之志,也就是夫子气概之下蕴藏的“言性与天道”还是了解一些的,但是也不能做到,所以其他的门人也唯恐知道。我们知道,子路,这个人,孔子对他的评价是“由也,果”,可见此人做事很果断,闻善必从。但是他也做不到,那其它弟子更是望尘莫及。

当然,也有一说,是孔子担心子路“好勇过我”,言出必行而不考虑后果,所以唯恐子路有闻,这也说得通。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向夫子请教:“孔文子何以谥之以‘文’呢?”孔子说:“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为这样所以谥之以‘文’。”根据《左传》记载卫国大夫孔圉在品德上有亏的,所以子贡可能认为这样一个人哪能在死后给他以“文”的谥号呢?但是,在里仁篇里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之好),能恶人(之恶)。”能够给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功是功,过是过,美是美,丑是丑。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看来,给他一个“文”的谥号也不足为过。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孔子,对“忠恕”二字,可是发挥到了极至。在这里他“忠”于其事实,“恕”于其人。

所谓“下问”,不是指地位高低,也不是学识多少,而是说即使别人有一百地方不如自己,但是只要有一个地方值得自己学习,那么也应该向他请教和学习。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5 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儒帅佛道法 於 2010-6-15 19:51 編輯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评价子产:“子产这个人所具备的君子表现有四个方面。他自己为人谦逊,他侍奉君主也尽心尽力,他治理人民也恩惠,他使用民力也得体。”这个子产是什么人?

子产是春秋时政治家。名侨。西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子产是改革派人派,其承认私田和制定刑书,那都是对当时社会制度伤筋动骨的大改革,孔子虽然没对其政策进行具体的评价,但从行己、事上、养民、使民四个角度反而对其进行肯定。所以,不要落入什么儒法思想斗争的巢臼,说那孔子就是要恢复周礼,是复古派,是复辟派。

孔子衡量一个人最终的核心标准还是“仁”,就是一个做事的态度如何,以及取得了什么样的社会后果。所谓“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正是其道德品质所表现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而“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则既是其对老百姓的态度,也是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孔子总结了子产所具备的四种君子之道,实质也是在观察社会的政治实践,从而从中抽象出仁的种种内涵。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说:“晕平仲擅长与人交往,虽然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是人们却长时间对他保持尊敬。”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可见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孔夫子自己未必也能拿捏到恰到好处。所以,孔子对此感慨有加。而且孔子对晏子辅佐三个君王,达五十年之义,能够长期保持那种良好的品德也是给与高度的评价的,他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通常一个重臣能辅佐三朝,说明这个国家必然没有大的政治动荡,长期政通人和,也说明这个人做人做事也是必然有过人之处,令人折服。有兴趣者不妨对他进一步多多了解。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孔子说:“臧文仲养着一只大乌龟(用来祈福),所以在那龟室中柱头斗拱上刻有山水,梁的短柱上画了藻草,装饰得像天子奉祖宗的庙般来供着它,他哪里称得上智慧啊?” 臧文仲当时以“知”而出名,他却讨好一只乌龟来祈求多福,甚至不顾礼仪所以孔子对他很不屑。

说到“山节藻悦”,重提一下“宰予昼寝”,有人认为应该是“宰予画寝”。因为这个两字的古文极其相似,可能搞错了。如果有人说那宰予调皮,在墙上乱画,所以老师批评他。这也太牵强了一点。至于如果说,宰予也是如好比“山节藻悦”一般在装饰房间,在梁上、墙上搞些花里胡哨、浮而不实的东西,夫子在那里发火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倒也说得通,是为一解,一般的文科生,特别是宰予这种比较喜欢出风头的往往喜欢做这种事。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7 21:16 | 顯示全部樓層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国的令尹,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多次被罢官,也没有表现出怨恨的样子。每次交接时,一定把自己任内的一切政务全部告知新接替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是忠于国家的忠臣了。”子张说:“可算是上个仁人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人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执政的人和我们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们的大夫崔子也一样。’于是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干净得很。”子张说:“可算得上个仁人吗?”孔子说:“不知道,这又怎么能算得上仁人呢?”

前面提到“仁”是“至善至美”“至诚至敬”的完美的境界,作为一位仁者,他不光要将仁德在程度上做到极致,而且在各个方面也没有缺失。对孔子而言,他是不会轻易以仁许人,他可能称在某个人“君子”,但是对于“仁”,那是有极其苛刻的道德标准的。

令尹子能够做得在官位的得失上宠辱不惊,以国事为重,可以称得上“君子之道四”中“事上以敬”,所以称之为“忠”;那么,陈文子所谓的“无道则隐”,虽然也称得上“清”,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孔子并不是主张选择逃避的,而是应该和子路一样死于国难,死得其所。清是什么?不就是我们平常自己理解的“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在孔子眼里,这远远不是“仁”。

所以,在这里,我们对孔子说的“无道则隐”,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做事情总是反复思考后再付之行动。孔子听说后,说:“一个人做完事情之后也要反复思考,总结经验,检讨得失,观过识仁。在这里孔子实际讲的是思想与实践的关系。

把“三思”解释为三次,然后望文生义,把“再”解释为“两次”应该说是不合孔子原意的。也很教条,孔子本意是三思而后行,行后再三思,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水平。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太平的时候,则表现得相当智慧,在国家动乱的时候,则大智若愚。他的智慧是别人可以达到的,但他的大智若愚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宁武子跟前面提到的“陈文子”之“清不一样,在国家危乱之中,他不去朝,也就是不逃避,而是在危局之中通过大智若愚的方式”,甚至冒着生命风险,以极强的韧性从中周旋到底,收拾乱局,而不是“无道则隐”,一走了之。

特别是一个人在天下太平之时表现过智慧,立场,并给人以深刻印象,然后在乱局之中又要显得愚笨,让对手(晋国)放心,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对孔子来说,什么时候要隐,什么时候要仕,如何隐,如何仕,都不是教条的。都是跟当时的时局相关的,不能一概而言之。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9 11:24 | 顯示全部樓層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在陈国说:“回家吧,回家吧,我老家的年青人志向远大,即使才华横溢,但做事粗疏,我不知道如何教育和指导他们啊!”在这里孔子表达到回到鲁国之后的志向和用意所在,也对当时年青人成长上的存在的时弊有所揭示。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位贤者,不记恨周武王伐商的昔日行径,所以在心里并没有个人的私怨啊”

伯夷和叔齐两位贤者在中国历史是相当有名的,应该说,也是孔子所说的“仁者安仁”的例子之一。这两位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说明“无道则隐”并不是“苟全性命于乱世”,此二位贤者,仁者安仁,作为商的臣子,既不能投向那怕行仁政的周朝,也不能反对这个行仁政的周朝,所谓唯一的出路就是“归隐”,但这么做,并不是出于个人的私怨,自然也不会因为饿死就会产生埋怨。而一个仁者在遇到不同的道德规范在自己身上发生冲突时,考虑的是做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全,那的为之付去生命,也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孔子说:“苟志于道,无恶也”又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同样在生死之间也是如此,义与之比,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绝无怨言。

武王伐纣对于天下来说是替天行道,但是对于伯夷叔齐个人来说则有背于伦理。所以,他们劝,劝而不听则逃。对于“无道”,我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天下失序。有时,往往是两种不同的道德要求施之于身的,那种冲突和矛盾。

有道是自古忠孝难两全,或者说自古忠义难两全,事实就是这样。一方是国,一方是亲,或一方是邦,一方是义,当然平常人平时不会遇到,但是古代社会的王亲贵族、忠臣义士在改朝换代的历史关头,对于气节之士而言,那种冲突和考验还是相当特殊的。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做人坦诚直率?有人向他借醋,他不说没有,反而跑到他的邻居家讨来而借给别人。”在孔子看来,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应该坦诚。当然也有可能微生高舍不得把自己的借给别人,又不想回绝,所以去借邻居的以应付、讨巧。在孔子还看来,这都是不坦诚和直率的表现。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说:“刻意说好听的话,装出好面孔,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样子,求取悦于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亦认为是可耻。心里怨恨别人,又不明说,仍和别人交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又说过“以直报怨”。《论语》在《学而》中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9 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有车马,着皮裘,和朋友们共同使用,那怕是最终散尽其财,我心里没有遗憾。”颜渊说,“我希望自己心怀仁善,但是不自我夸耀。对别人做好事,自己不认为这施舍。”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先生的志愿呀!”孔子说:“愿老者能得到安顿。朋友能互相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

孔子之志跟学生的志向比较起来,有几个特点:

第一:孔子无“我”,他并不跟学生一样,关心自己会如何,圣人往往是忘身无我,心怀天下。他没有说他自己要实现什么的志向,成为什么样的人物,做出什么样的业绩。而且表达出别人的真诚祝愿。

第二:他的视界更加开阔,他放眼天下,希望所有老人、朋友、年轻人得到安顿、信任、照顾,实际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者有所安,是对老者的照料,朋友有所信,是朋友之间的照料,年轻人得到关怀,也是对年轻人的照料。

第三:他并没有慷慨陈辞,甚至连“天下”这样的词没有使用,而用很平淡的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没说,最终由谁来实现。

第四:他始终把对于人的关心放在第一,就是讲到那么仁德,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追求个人的完美,还是社会的和谐,是追求理论的精纯,还是现实的美好。在他而言,老有所安,少有所养,人有所助,就是“仁”在社会上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照顾,就是“仁者爱人”至于如何实现,谁能实现之,在他而言,都是次要的。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完了,我没有见过能发现自己的过错,而又在自己内心反省自己的人。”我们知道对于道德而言,往往需要前识者,也就是有一批人能够首先在社会上进行道德意识的觉醒。特别是当大家都这样做,作为道德先驱就必须去思考,我这样做真正的符合道德的内在精神和要求吗?如果不符合,那么我应该如何反省自己?作为思想家,他应该超前于社会,才能为社会指引方向。孔子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大家都认为一切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的时候,社会也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作为思想家或道德学家的贤者,对自己的反思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当然,对普通人而言,一个人做错了事,当然应该在内心加以反省,而不是寻找客观理由、强词夺理、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但是如果孔子是说这,也不至于发出“已矣乎,这样的感慨”,因为他不可能没见过。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和实权人物,甚至周天子。因为制约他们的社会力量很小,国家和社会治理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君王大臣的自我警醒和检讨。这也是儒学思想的局限之一,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臣的自律之上。但是在当时,的确就是如此。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会有像我这样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像我那样好学罢了。”

《公冶长》这一篇,花那么多笔墨的辑录孔子对一些人物的评价,实际上是通过枚举的方式在展示孔子的仁学思想。在这里,《论语》在此篇的结尾强调一个“内讼”、一个“好学”,其目的,就让《论语》的读者能见贤思齐,也就是“好学”,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内讼”。甚至能把历史当作教科书“温故而知新”,继续承传和发扬孔子的仁学思想。

在孔子那个时代,经过了礼乐文化的长期浸染和熏陶,象孔子那样的忠信之士并不少见,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各种侠义之士,忠义之臣也比比皆是,整个社会局势却一日不复一日,甚至更加动荡不安,社会更加失序。这让孔子进一步去思考,要解决春秋时期的种种社会问题,光靠一腔热血的忠和一身肝胆的义也是不行的。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危机要扭转,人不“好学”、人不“内讼”,不去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光靠激情和斗志,不去思考应该忠于什么,如何去忠,应该义于什么,如何去义,那就会流于蛮干,就会徒劳无功,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积重难返。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