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儒帅佛道法 於 2010-6-27 22:02 編輯
% g7 u, b' x9 u$ J, l" P孔夫子趋趋以求的希望把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通过各方面的社会领域去实现,比如行政,但是,其理论的可实践性 .... C1 ] z4 w( D+ \ Z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6-24 00:01 
% {# V: }( Q# H* {! X. ~-------------------------------------------------------------------------------------------------------------------
' m. x' \; L% y( l
3 Z9 s; D/ t4 ^0 s7 o& W [6 C<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制度而言的,但是<论语>更多的是针对当时社会制度和文化的评论 当然也包括孔子自身的理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求解.那么在当时而言,基于孔子自身损益的周礼就是相当于西方各种学说的普及与实践的指导体系.当然孔子的主张也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甚至空想主义色彩,也可以说孔子也有最高纲领(三代大同之治)和现阶断的纲领(吾从周).但是正如西方世界不得不接受马克思的一部分思想一样,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后世也不得不得到部分的采纳,并在其相关的思想和社会制度中以这样和那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H+ u8 X+ C$ X7 P7 \$ Y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