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食物的偏性
; h" q0 l7 ]: ]' w- n- D4.食物也有偏性! ~7 ~# `. N4 O3 K9 s5 h
豆令人重,榆令人眠,合歡蠲忿,萱草忘憂。* n. J: A# p8 {$ D+ s: k
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 q ^- \/ Z3 [5 U2 q' @. x4 S. o
酸走筋,走肝。7 X- }& D6 D& `& s l5 o) c
辛走氣,走肺。吃辣的有時會打噴嚏。+ B. Z$ V4 _2 S! x7 o! b
苦走血,走心。所以到夏天的時候,多吃苦瓜,心火不要太外散。6 l- l6 J* A8 n
鹹走骨,走腎。鹽入腎,元氣(父母)藏在腎(長子)內,吃鹽最容易調動元氣。現在大* y$ w7 T6 [( E6 R0 d
家愛吃味道濃的東西,是在調動元氣,是脾胃虛弱的象。性生活過後,身體出現虛象,吃愛情麻辣燙的那種東西可以充分調你的元氣上來,顯得你有精神。0 K, n# ^! P) e& P! ]/ C- P
甘走肉,走脾胃。小孩子愛吃糖,就是因為他脾虛。
. t- X0 T: ]. x( b [, \7 C病在筋,肝病,要“無食酸”,少吃一些酸類的東西,不要讓它太收斂。
) V' m! w" }& n7 B病在氣,肺病,要“無食辛”,少吃一些辛類的東西。; l; g; \6 v& @3 t2 }4 `, S
病在骨,腎病,要“無食鹹”,少吃一些鹹類的東西,不要過分調元氣,養住骨,養住腎。. i, M' w( T y f: g
病在血,心臟病,要“無食苦”,少吃一些苦類的東西,讓心可以生髮一下,心血可以散一1 a+ H) X# C; y
下。
4 T& Q2 U9 h- g5 K( I病在脾,脾胃病,要“無食甘”,少吃一些甘類食品,不要吃很滋膩的,因為這類東西會增
$ F. _4 ?7 m8 y, `8 k% a* V加脾胃的代謝,使脾更加疲勞,脾主運化。
; z7 K) r! Z4 \2 {, {5.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 U: A, Y5 x, q' w“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
' f7 v- C* r8 C$ D% U5 R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 U3 n% u6 l$ A6 u《素問五藏生成篇》4 k8 r" Y6 e0 a' c! J8 Q; g/ d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脈指血,多吃鹹的,就會抑制血的生髮,是的慢慢血脈凝聚,& q) Q4 w# q8 B& E$ `% Z# E
面色變黑。(李守力評:水克火)
5 f m1 c. U0 _4 u“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主皮毛,多吃苦的東西,苦主降,肺氣不容易宣發,肺氣調1 |% s3 i+ f8 P8 Y* r
不上來,皮膚不滋潤,出現乾枯萎縮。(李守力評:火克金), y* m" z% }% |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吃辛的東西,燥幹了筋的彈性,肝在變動為握,如果經脈的- o5 @9 G3 |$ ~4 V% X
彈性差,是肝病的問題,要少吃辣。(李守力評:金克木)
: d! ?& l' z6 w8 {6 k0 a1 a n“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吃酸的多了,抑制了血的生髮,嘴唇都可以變厚,嘴上老起
" Q, z l# }# u! u3 R皮。(李守力評:木克土)/ f! Q1 g( D" c u: a, P. K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甘類的東西是緩的,是散的。腎是主收斂的,頭髮跟收斂的氣& L) u6 h5 G' n) }9 P
息有關,跟腎的收斂有關。頭髮是否滋潤,跟血有關,頭發黑不黑,長得好不好與骨頭有關。
6 ~& B. S" J1 o; F- \多吃甜的會造成頭髮脫落,因為收斂的氣息減弱了。(李守力評:土克水)# }" _2 e( t2 |
在中藥裡五味的配使,中藥講究君臣佐使,類似於“五穀為養”那段話。君為主藥,臣為輔
7 ]8 e6 N6 ?2 v' m2 o4 |! I8 F, D藥,佐進一步輔助。9 c& F5 V0 p7 N
《傷寒論》裡第一個藥方,叫群方之首,“桂枝湯”。當感冒發燒,“頭項強痛而惡寒”,頭痛、脖子僵硬、怕冷、發燒,身上有一點微微出汗,就要喝這個湯藥。
$ n7 \# R! ?5 l5 j" n: @桂枝湯由五味藥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o; F' H9 z& x% w) T0 b
這也是伊尹《湯液》裡的小陽旦湯,針對太陽病初起,感冒初起的方子。; ?/ E0 z6 S; |5 L' g. b7 x! y h
桂枝是君藥,張仲景在桂枝上方加小字注:去皮。
( y4 I1 a% L! n4 Y7 { U( H3 d中藥也遵循取象比類的原則,太陽病,感冒發燒初起,病在表,樹梢是陽氣生髮最旺的地6 J2 d0 v: u3 d8 M# T9 x7 ]. Y P/ v
方,(如生活中用鹿茸也是取其生髮之機,當一個人虛弱得一點生機都沒有了,一天到晚萎靡不振,用鹿茸,鹿是每年春天才長那個角,那是它生髮之機最旺的地方),用桂枝,用的是嫩桂枝,起解表作用,散剛剛受到的那點寒。
8 d5 a% W% V; v2 ~8 }7 z4 `; ~/ z7 R# B中藥裡,皮,都是包裹的,都是主收斂。既然要取其生髮之意,所以要把它收斂的特性去5 s: g. B9 z7 o
掉。所以桂枝要去皮。# K: y* M9 @' B3 F4 `* L
大棗在中藥裡都要劈開用。; ?* l, \2 ^, B" O: S9 I8 x1 L' y. G0 I
白芍是根莖,中藥裡凡是根莖的東西都主裡,固住根本,裡邊足了,把邪氣往外趕。中醫
! u. N- ^# M" o/ {) o5 `認為得病就是有了邪氣,趕出去就行了。
" V/ T- X7 G6 l6 P甘草主固中焦,甘味入脾。散表、固裡之後,固攝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如不固住,表
N7 d. e* k z1 h. _寒容易入裡。
5 ^9 U) V9 C+ H. j: I; k0 @生薑主散,助陽,幫助桂枝,為佐使。5 }: f3 M0 _2 I4 {1 Z
大棗入脾胃,幫助甘草,也是佐使。“囫圇吞棗”,吃棗多了,牙齒就會壞,這叫“土克水”。
# K7 t+ K) K) s) Q* x. c水是腎,土是脾,牙是腎的外現,它怕甘類的東西。最密固。它是最收斂的東西,怕散。棗肉是黃色的,黃色東西入脾,脾主肌肉,大棗劈開,用的是大棗肉的濡潤之性。! F0 Q; c2 _5 p+ n% \& d8 p
開中藥為什麼叫開方子,方子裡有理。藥字,底下是音樂的樂,上面是草,藥主和諧。中! v2 Y ?0 \7 A( O7 N. p, g
藥方子講究和諧,就是講究配伍。
3 n+ V d% Q! o; K& S! a: c中醫可以治急症,關鍵是辯證準確。如果是太陽經脈的發燒,表受寒,微微有汗就用桂枝
+ s! S- l9 L- i8 F. k: O湯,沒有汗就用麻黃湯。如果是少陰的發燒,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完全根據它的理來走。7 ? u1 B( L2 D% T G
《傷寒論》中張仲景很有慈悲心,講了感冒初起吃了藥後,馬上要進被窩發汗,如果汗發不出來,啜熱粥一碗,助他發汗,又補脾胃,發出汗來去掉病邪,馬上停藥,再好的藥也不能# ~9 {; J# J; r0 N$ L5 G
多吃。如果出汗太過,啜涼粥一碗,主收斂,也不傷脾胃。同時還指出吃這個藥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凡是腥的、臭的和味濃的都不要吃。因為吃這些食物會調動元氣(泄元氣)。本來病在表層,如果元氣調上來(往外散),使得外邊的病也往裡走。感冒發燒忌諱多吃,忌諱吃味濃的食物,餓兩頓都沒事。
% j; f9 W# H" d, c3 V什麼是醫) n, K2 U0 @. e7 u4 ~. ]; x6 A
古代“醫”字的組成:
# A7 Q3 f7 w$ ~7 X7 c2 i' N醫字的外框是方,懂醫第一要懂醫理,醫理要方正。
7 D: v, I7 U$ Z8 _+ P) w矢是箭,指針灸。
, n" ^6 ~! S* P4 E7 m殳shu,也是一種武器,用藥如用兵,有人認為是手在水下摸東西,代表按摩。按摩在中醫$ j1 J! C" N& `
裡是最基本的,同時又是最高層面的東西,手到病除。
# M# ?7 v) F4 B2 j( P) X& l用藥如用兵。, `6 V" h) {4 c/ R
體表的病,用按摩;深一層(經絡),用針刺;再深(五臟),用藥;病入膏肓,用灸法。( J, I" P9 [ q! }/ f
“酉”字,成就的意思,酉也代表秋天,秋天萬物成就了,五味俱全了,用這些東西釀酒,, C6 S& n6 s, N) n! D
酒,醪lao糟,叫醪裡,是古代最原始的藥。
- B" |, ?* K, M0 {" F8 v% N6 ?8 F巫,古代醫學有一種祝由的方法,是巫術。7 k2 V/ F/ G8 g2 l% P
(醫字簡化為醫,醫為方和矢針,所以現在主要是打吊瓶。)/ c) \$ N& c* G8 `4 ?
藏傳佛教醫學裡認為,人體生病,就像水變成了冰,是把病剌掉,還是化掉,讓它重新變
/ w" N! I; I G) |( Y' O成水,這可以引導對醫學的重新思考。
( I8 S3 A" o2 G; l1 z' m+ T" ^人體內正氣、邪氣都有,邪氣是正氣變現來的。所謂邪氣就是過度之氣。
, q3 F6 M: p8 i: x1 l: o( k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醫,什麼是藥5 ^) {2 M0 [$ z3 [
藥就是和諧,真正開藥方要包含醫者的慈悲心。這也是古代的聖王為什麼重醫藥的原因之0 B$ v$ H' I. U2 o( {$ h: B) m
一。8 L# q t! A8 B: x$ V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