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显与隐 我们应当放荡不羁还是成为教条绅士
熱度 4已有 1821 次閱讀2012-10-8 00:21
|個人分類:隨筆|
人性, 显性, 隐性, 本性, 放荡不羁
典型显学的儒家,在追求人性外在形象过程中,却时时要求人们隐藏某些不良本性,以达到社会人际的君子标准。而典型隐学的道家,在追求人性内在真我的同时,却总是提倡归隐,修养自我。
作为华夏千古不衰的二大学派,两家理论虽大相径庭,对个人本性的修养实践却是成功的。
儒家的成功,其方向是社会管理,与社会交际的实践;而道家的成功,其方向则是个人精神与生活的实践。
两大家的不衰,往往就在于其踐行者,都会获得人生之大成,并感悟到生命之意义。
丢失了传统的现代人,却极为迷茫,我们应当放荡不羁,彰显个性(则个人特色的本性,此是对本性的曲解),追求自由,还是崇尚骑士精神,成为经过宗教教条洗礼的绅士?
其
实,无论是自由的个性,还是骑士精神,都是执人性显与隐之一端,或缺乏显性(外在形象)的归藏,或缺乏隐性(内在真我)的修养。当我们追求个性的彰显同
时,却并不晓得,某些不良的本性,已经使得我们与身边的人们产生了冲突,并渐渐孤立与社会之外——我们需要归隐;而当绅士们彬彬有礼的同时,他们却无法理
解,这些礼仪因何而理应存在,所以往往他们在社会的暗角,做出一些有违人性的行为——他们应当加强修身养性,从本性中悟出礼仪存在的理由。
人生一世,我们需要让自己有所成就,感悟生命之谛,那么,我们应当在人性的显与隐上把握平衡,不致滑入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