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入
华韵国学网 返回首页

延章的专栏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1.html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学国学,正态度,尊品行,享生活

  • 好期待你们来接我的那天,这之前,我会尽全力,达成你们的期待 回复
  • 好想躺在你们的坟首,聆听你们的教诲,那是永恒的自得。 回复
  • 国学教育,一句话来讲,就是对孩子用儒家思想引导,启蒙他认识并主动磨炼天性,让他自己学会管理自己(自律) 回复
  • 做乞丐的人,内心永远是那么的纯洁可爱 回复
  • 诚信诚信,诚于己而信于人。诚于己,故实事求是,信于人,故言行如一。 回复
  • 牵挂着你,却不得不面对永别,远方的你,为何不来我梦中相会。 回复
  • 习近平说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马列的社会主义为辅。我们要加强儒学与马列的融合,就必须注意二者的主辅关系。 ... 回复
  • 如果说是非对错是人生的纵向坐标,主导着人的成长,那么,有用没用就是人生的横向坐标,主导着人的成败。 有人会误以为,是非对错主导了人的成败,可是,成败并不是对于自己个人而言的,是对于自己所在的家庭、团队 ... 回复
  • 天义在生道,地义在生物,人义在生民。识之者可成今世之雄。 回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没有推导出剥削论,却客观地反映出了人类劳动力的重要性质:1+1>2。 这个定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个人的创造力,总要比他在集体里创造的价值要小。 正是这个定理,表明了集体主义 ... 回复
  • 头春,居然下的是暴雨,还响雷!冬天没了,结果疫情发狂,春天没了,又将出现什么妖? 回复
  • 处事者,其上行以善导,其次行以惩恶,其次言以引善,其次言以曝恶。凡直者,植人而已,非掘其基也。 回复
  • 经验积累的,不止知识,更有心态。 回复
  • 爱国不可怕,可怕的是爱国了没文化,还是个说一不二的王八。 回复
  • 世间可有几人不愧于兄弟二字?尽管这二字不名一文 回复
最近访客
你需要登入后才可以留言 登入 | 注册


安迪123 2024-9-22 19:17
串门学习:)
hidden
游客 编辑 删除 2022-9-7 16:51
谢谢老师的资治通鉴译文,希望能看到老师对世物人看法的大作。
汐木 2022-5-23 09:33
你好,偶尔能读到几处句读,输入操作失误的地方,虽然无伤大雅,不知网站需要报错反馈的吗
汐木 2022-5-19 08:22
延章: 请问您是否已经找到发布电子书的方法?
谢谢帮助,已找到,具体操作还没研究,暂时先不传什么
hidden
游客 编辑 删除 2022-4-20 09:56
注册不上,已经购买邀请码,却没有发过来
延章 2015-8-19 09:30
道学与佛释根本区别在于,道学之无我,是以不可名为理论基础的,慈善是道之伪名。儒学与佛释最大区别在于,儒学之仁义五德,眇之以阴阳生化,噭之以五行施用,而佛释慈悲仅仅是一种隐恻心理的日常化,无法脱离宗教的本质特点。
宝宝 2014-8-22 12:13
延章: 华文会不是你想像的华语会,呵呵,全称是华夏文化全球化协会,适合皇汉及坚持华夷之辨者入会
   谢告知,当我从没来过
宝宝 2014-8-18 13:14
管理员好 : 空间相册图片是可以上了,但学社日志还是上不了图片,音乐盒也没了
延章 2014-8-16 08:36
已经解冻了吖
hidden
游客 编辑 删除 2014-8-15 19:24
    
查看全部

    现在还没有动态

论平等思想的危害性 2025-04-24
男女平等, 和民族平等一样, 都是毒性极强的思想。 划分几十个民族, 并宣扬民族平等思想, 是政权用以制衡主体民族, ...
(16)次阅读|(0)个评论
警惕女拳主义利用司法系统破坏家庭和谐,危害社会稳定 2025-04-16
大同婚前强奸案之荒谬, ​是要向全国人民展示: ​中国的法治是可以任由, 反华两面人中的女拳主义, 随意地操控的吗? ...
(111)次阅读|(1)个评论
契约关系重要吗? 2025-04-15
​契约是比较不重要的社会关系, ​看起来是基于信义, ​实际上基于国家暴力机关, ​所以,国际契约是可以随便撕毁的, ...
(134)次阅读|(0)个评论
顺事者喜逆事者厌 2025-04-11
人之心厌之者何? ​以其所愿常违世事也。 ​世事恒常, 不以一人而迁, 人之怨世也, ​不如纠其所愿, 至于​如世如事如 ...
(136)次阅读|(0)个评论
父母子女之间为何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025-04-07
以下对话发生于视频话题“惊觉,我发现我根本就不爱我的孩子”的评论区,摘抄于下,以乡读者。 @辰溪快乐电竞: 我女儿6岁吃鸡 ...
(216)次阅读|(0)个评论
人道当不免邪恶 2025-04-04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吾曰:天地之大道曰死。 ​人道好生, ​故法天道之好生之德, ​然不知天地之不免其 ...
(137)次阅读|(0)个评论

查看更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癸亥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七日酉時| 2025/4/24/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