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华韵国学网 返回首頁

逸羊道长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1059.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道家本论十三:母系社会艺术论

已有 1647 次閱讀2012-12-9 08:14

       《易经*中孚》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这里的“泽”代指有‘水分’的现实,这里的“风”是对现实材料的纹饰。把现实材料进行虚拟和夸张,并用来表达主观情感上的想法,这就叫做艺术。艺术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对外表达,也是社会教育和娱乐的有效方式。艺术具有虚拟夸张性,也具有真实性,有时很难辨别艺术中的虚拟和现实。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数艺术都只是为了满足欣赏者在主观与情感上的需要。艺术也是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的根本魅力在于不断创造新兴美感,满足欣赏者对美与好奇的心理追求,并借此宣泄创作者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艺术具有虚拟夸张性也具有完美性,艺术就是用虚拟和夸张来使现实达到绝对完美,并让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愿望得到完美的表达。艺术世界能够实现创作愿望的绝对完美,即使是没有头脑的小猪小鱼,也能够生活在人类之中,并与人类相互交流往来。
       艺术的主要成分就是虚拟和夸张,即使再真实的内容也不是真正的现实本身,但虚拟和夸张的艺术又能够符合对真实生活的想象,符合现实本身的真实逻辑推理。艺术具有虚拟夸张性也具有真实性,是虚拟夸张性和真实性的完美组合与结合。艺术就是用虚拟夸张的内容,完美构造‘真实’的事实本身。
       艺术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和情感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实用价值。艺术性的事实解说会让听众把谬误当作真理,并且坚定不移的把事情做下去,从而达到解说者的企图和目的。高超的艺术创作往往会让人们沉溺其中而无力自拔,从而成为宗教创立的源头和坚定宗教信仰的主要精神支配力量。
        艺术创作就是用虚拟的内容来构建‘真实’的事实本身,艺术的真实性就在于它是对自然事理的完美符合与顺应,也是对大众精神心理需求的完美符合与顺应。艺术普及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虚拟夸张性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精神享受,没有虚拟夸张性就没有艺术本身的价值存在,也就没有艺术本身的存在。
       任何艺术都是创作者主观愿望和情感的真实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愿望和情感表达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主旨和意图。艺术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本身,但艺术的真实本质内涵构造却是虚拟和夸张,没有虚拟和夸张的存在,就没有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艺术虚拟夸张但又会让人们感受到其中实实在在的真实。
       基于虚拟和夸张的艺术可以给创作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自由,但任何艺术创作都应该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底线。艺术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本身,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需要,而不是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人生在世最大的愿望就是追求幸福,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自由,但每个人的快乐追求都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限制。
       艺术创作需要挑选绝对优秀的现实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和夸张的完美雕琢,以符合每个人对艺术美感心理的完美追求,虚拟和夸张的完美雕琢是艺术创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好的艺术本身就会让每个人都回味无穷,体会到艺术带给每个人的美感享受。松鹤站在树荫下面鸣叫,它的子女们随声附和。我有好的酒器,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
       艺术在现实生活中也拥有其实用价值,战争中的艺术体现就是“兵不厌诈”。充分打造战场环境的虚拟夸张,就可以有效调动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战争中的“击鼓进攻与迂回拖累”是一门艺术,战争中的“载歌载舞与大声哭泣”也是一门艺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种艺术应用的典型范例。
        艺术的真正职责是社会教育,而不是单纯服务于娱乐的需要。娱乐可以带给每个人精神上的愉悦,过度沉溺也会给每个人带来堕落。人类与普通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每个人都会拥有广博的事业追求,任何宝玉都比不上事业上的追求更加珍贵,漂亮的宝马布匹不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享受。
       把艺术用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很快达到自身的目的,但也会损毁社会对自身的信任,甚至会遭遇社会对自身的仇恨,从而给自己带来难以避免的灾难。做人要以诚实厚道为基础,欺骗别人就是等于欺骗自己,你对别人做过的任何事情,别人都会给予你相同的回报。
       把自身当作艺术创作的优秀材料,也可以创作出高超的艺术作品。但是创作者要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并且要有正当的人格愿望追求,否则这种艺术创作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美女拥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天赋材质,行为的艺术修养又能增加美女的绝世美貌,但女人的嫉妒与色狼的追捕就会把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