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眾所熟悉的【弟子規】也是以這六句話為綱展開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身為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恭敬長輩和上司,做事要謹慎小心,說話要言而有信,要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好了這六件事以外,再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 『弟子』,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釋為,『對兄父之稱,謂人幼少為弟子時也』,也就是說,對父稱子,對兄稱弟,『弟子』主要是指人幼少作弟作子的時候。當然,還有一種意思,『弟子』是就學生而言,李炳南老先生在【論語講要】中講,『弟子,求學之人,學必有師,故稱弟子』,所以弟子也可以指現在所說的學生。 『入則孝』,在家庭必須孝養父母,使父母身心俱安。『出則悌』,【弟子規】中『悌』也寫作『弟』,二者實際上相通,都是說出外求學或者做其他的事,要行悌道。『悌』,皇侃的注釋中說,『善兄為悌』,善事兄長就是悌;邢昺的注釋中說,『弟,順也』。 如果一個人在家能夠孝敬父母,必然也就能夠敬順兄長、善事兄長,因為這也是父母所希望的。在家如果能孝養父母、敬順兄長,那麼外出求學、工作的時候,把這種善事兄長的敬順之心推而廣之,也就能夠對待比自己年長的人都像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敬順,這就叫『悌』。 『謹而信』,【周易·乾·文言】中講:『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這個『庸』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言語要講信,行為要講謹,所以這個『謹』是對行為而言,『信』則是對言語的要求。 『泛愛眾』,就是博愛眾人。這是說,在與眾人交往的時候,要注重博愛,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平等之心以及寬容眾人的德行。只有能夠做到廣泛地博愛眾人,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仁』,就是『擇仁者而親近之』。上一句『泛愛眾』,是從心地上要求平等愛護一切人,沒有講要有所選擇,但是如果要學習,就必須得跟從仁者,這必須要有所選擇,要看跟隨的這個人是否有仁德。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個『行』,就是實踐了、做好了上面所講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都叫做『行』。把這些事做好之外,就是『餘力』。弟子求學,應當以踐行以上六件事為根本,應該先學『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些是學習的根本。 為什麼?因為『無本之文不可取』,如果沒有做好這些事,就去專學一些古代經典,是不可取的。這個『學文』,馬融的批註說,『文者,古之遺文』,『文』就是指古代遺留下來的經典。邢昺的註疏進一步明確說,『注言古之遺文者,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也』,他把這個『文』、『古之遺文』具體化為六經。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剛才講求學之人被稱為弟子,他所求之學必須有先後次序。孔子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來教導學生,首重德行,說明什麼?說明要『先正其心,後為文學,游於藝也』。這個教學的次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我們求學的次序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 觀之當今,現在社會的教育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和弊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教育的次序搞顛倒了。這個教育的次序一定是【三字經】中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也就是說,首先要培養起一個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師重道的德行,在其有了謙恭有禮的處世態度後,再讓其去學習知識技能。一個人如果沒有首先培養起謙虛有禮的處世態度,就學了很多的知識技能,那就會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愈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裡。 比如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說『你不懂』、『你懂什麼』、『你不明白』,這些都是一個人傲慢之心的流露。在中國,古代的聖賢人,包括開明的皇帝,教導百姓都是依據正確的順序來進行。像康熙皇帝,為了落實『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他特意頒布了『聖諭十六條』,其中第一條就是『敦孝弟以重人倫』,而且在這條前言中寫道:『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蓋父母生我,有罔極之恩。兄長先我而生,有同氣之誼。』意思是說,善待父母叫做孝,善待兄長叫做悌。父母生養子女,有罔極之恩,【詩經·蓼莪】中也說,父母生育的恩德像天一樣高,無窮無盡,子女想報答都報答不了,所以叫『罔極之恩』。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如前所言,『弟子』還有『學生』的意思,若指學生,那是指誰的學生?我們學習聖賢經典,當然是聖賢人的學生。如果我們學習【論語】,那我們就是孔子的學生。孔子的學生是什麼樣的?我們能否學得和他們相像?這是我們要對照和反省的。 譬如,【弟子規】『入則孝』開頭有四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就是為人子女者所應盡孝的重點。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這是讓子女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逐漸把『我』放下,學習關愛他人。即使父母對子女不是很好,哪怕像大舜的後母、像閔子騫的後母那樣,處處與子女為難,甚至想方設法地要置子女於死地,子女也不能懷恨在心,報復父母、傷害父母,而應該懂得反省自身,以一顆仁愛之心、感恩之心去感化父母,要學會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從不忤逆父母,子女就能夠培養起一種不和任何人為敵、不和任何人起對立的心。 古人說『仁者無敵』,並不是說仁者能打敗天下無敵手,而是說仁者是一個真正有仁愛心的人,他能夠從心底不和任何人起對立,這是因為他懂得自己與他人是一體的關係。中國古人把對待父母的孝心擴而廣之,就會以仁愛之心對待一切人、一切動物甚至天地萬物等等。 莊子有句話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就說明我們自己和他人,乃至於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什麼是一體的關係?就是像一個身體一樣,誰也離不開誰。用這種心去處理問題,就會處理得很圓融,而且不留後遺症。 再看,『孝』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這就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關係。所以,如果能夠把孝道做好了,豎向的人際關係就處理好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豎窮三際』。 『悌』,講的是兄弟之間要友悌,把這種友悌擴而廣之,就能做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如果能夠把悌道做好了,橫向的人際關係也就處理好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橫遍十方』。 『孝』、『悌』兩個字都做到了,豎向、橫向的人際關係也就都處理好了。這個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自性、本性。所以,真正能夠把孝悌盡圓滿的人,就是能夠真正達到『仁』的境界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聖人。【論語】中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從孝悌入手,做到了極致,就可以回歸自性、達到『仁』的境界。所以說它是水的源頭、是樹的根本。 在『出則悌』方面,【弟子規】中有兩句話最為根本,即『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意思是,我們對待年長者,要像對待自己的兄長那樣恭敬;對待他人的父母,能像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孝順。這樣一來,就把孝悌之心擴展開來了,但是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如果能夠真正把孝悌之心推而廣之,平等無私地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眾生,那就達到聖人的境界了。總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解決現在的社會衝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從根本上抓起,也就是要從培養人的孝悌之心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