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白話】 孔子說:『治理一個能出千乘兵車的大國,臨事要謹敬並且講求信用,節約用度並且愛護人民,使用民力要按照時令不違農時。』 【釋詞】 道:導(導),領導、治理。道,本道路之名,人所循之而行。道(導)國,亦須有所循之而行者,古人稱之為『政教』。政教,治國者必行之路。政者,正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本章孔子所示之政教即是『敬、信、節、愛、時』五大方面。 乘:音shèng,兵車,以四馬一車為一乘。 敬事而信:敬,謹慎專一。事,政事。信,信實、誠信,做事要誠信,為政要取信於民。朱子曰:敬其事而信於民也。【荀子】曰: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節用而愛人:節約用度,不奢侈,以愛人為念。用,用度、財用。愛人,即愛民、惠民。包咸曰:國以民為本,故愛養之。 使民以時:使,用。時,農時。國家徵發使用民力應當在農隙,不妨礙其農作。不違農時,才能保證人民安居樂業,進而保證國家政治穩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榖梁傳】曰:民者,君之本也。君主乎國,故國以民為本。【論語正義】曰:春秋時,兵爭之禍亟,日事徵調,多違農時,尤治國所宜戒也。 【雪公講要】 此說國家大事。 道,包咸注作治字講。 乘,音勝,兵車也。古時能出千輛兵車,謂之大國。 治大國有五種要道: 敬事者,事為國事,敬為謹慎。 信者誠信。為國者必須舉事敬慎,與民誠信。 財物出自民間,必須節用。大學云:『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此為理財之要。 愛人者,知民之疾苦,愛養之也。使民以時者,農工商民各有忙時,不在其忙時使之也。 敬事而信,則民悅服。節用物力則足食。愛人、使民以時,則足兵。敬事、誠信、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具此五者,方能治國。 【先賢精義】 包咸曰:為國者,舉事必敬慎,與民必誠信,節用不奢侈。國以民為本,故愛養之。作事使民必以其時,不妨奪農務。 朱子曰:言治國之要,在此五者,亦務本之意也。 【論語義疏】曰:為人君者,事無小大悉須敬,故云『敬事』也。【曲禮】云『毋不敬』是也。有與民必信,故云『信』也。雖富有一國之財,而不可奢侈,故云『節用』也。雖貴居民上,不可驕慢,故云『愛人』也。使民,謂治城及道路也;以時,謂出不過三日,而不防奪民農務也。 程子曰:聖人言雖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極,堯舜之治亦不過此。 楊氏曰:上不敬則下慢,不信則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於害民,故愛民必先於節用。然使之不以其時,則力本者不獲自盡,雖有愛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澤矣。然此特論其所存而已,未及為政也。苟無是心,則雖有政,不行焉。 張栻曰:道千乘之國,猶言治千乘之國之道也。敬事者,事無小大一於敬也;信者,信於己也(一作:不欺之也);節用者,為之制度也;愛人者,無往而不存其愛也;使民以時,愛人者之先務也。於是五者之中,敬事而信又其本也。蓋敬與信不立,則無適而可耳。以是五者為先,王政之行,斯有序而四達矣。 蕅益大師曰:五者,以敬事為主。敬事,又從敬止功夫得來。 康有為曰:孔子貴卑宮而惡雕牆,尚節儉而惡奢侈,誠惡不愛人而妄使民也。 錢穆先生曰:本章孔子論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所言雖淺近,然政治不外於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領導群倫。此亦通義,古今不殊。若昧忽於此,而專言法理權術,則非治道。 【說苑】曰:武王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 【管子】曰: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於匱不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侈之所生,生於無度。故曰: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為國之急也。 【四書讀】曰:不曰『治』而曰『道』(導)者何?治者,法術之名;道者,仁義之用也。若千乘固是舉以為例。第夫子時,上而周室不能有為,下而小國不足有為,惟大國可以自奮。然不曰『大國』而即兵車言者,蓋當時大國惟利是務,其於敬信五者闕焉弗講,夫子蓋有為而言也。 【附錄】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曰:『不可以風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遂自驅車往,犯風而罷虞人。(【韓非子】) 晉平公春築台。叔向曰:『不可。古者聖王貴德而務施,緩刑辟而趨民時;今春築台,是奪民時也。夫德不施,則民不歸;刑不緩,則百姓愁。使不歸之民,役愁怨之百姓,而又.奪其時,是重竭也。夫牧百姓,養育之,而重竭之,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於後世哉?』平公曰:『善。』乃罷台役。【說苑】 【本章參考書目】 【周易】【禮記】【榖梁傳】【荀子】【論語集解】【論語集注】【論語新解】【論語講要】【論語集釋】【論語義疏】【癸巳論語解】【論語點睛】【論語正義】【論語注】【說苑】【管子】【韓非子】【四書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