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簡述了高等教育發展的前景及規劃。范海林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超過四成半,將近五成,規模全球最大,未來將從大眾化進入普及化。 回顧2018年的工作,高等教育司圍繞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及質量提升,主要完成了十項任務。 一,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該會議提出了:高教改革基本遵循『四個回歸』、堅持『以本為本』、達到『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的基本要求。 二,大力發展『四個新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新工科。對各學科的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形成世界一流的本科專業集群。其中新工科首定612個研究、實踐項目;增設近400個專業點,覆蓋新興領域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配合『一帶一路』戰略,增設非通用外語語種,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制定,為高校開展專業設置、專業建設及專業認證提供依據。原則是『兜住底線,留足空間』,基本覆蓋本科階段92個專業類,細分共計587個專業,總共涉及的全國高校專業點達56000多個。 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在線課程,二是虛擬實驗教學。在線課程方面,分兩批次,認定並公布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共計1291門。虛擬實驗教學方面,認定了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計105項,發布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集中展示平台,屬全球首創,該平台可以『網上做實驗、虛擬做真實驗』。 五,評選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為發揮優秀教學模式的示範及導向作用,先後評出兩項特等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實踐】四川大學、【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探索實踐】華中師範大學,五十項一等獎及四百項二等獎。 六,成立新一屆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會將充分發揮參謀諮詢、指導引領、凝聚隊伍、監督推動的重要作用,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質量。新一屆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包含151個細分委員會,覆蓋的專業類、課程建設92個,聘請5550位委員。 七,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舉辦。有265萬名來自全國2278所高校的大學生參賽,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八,印發『新時代高教40條』,狠抓本科教學秩序。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瞄準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了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本科教育工作會後,教育部部署全面整頓本科教育秩序,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推動高校切實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把振興本科的各項舉措抓到位,抓出實效。 九,研究制定『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與14個部委、16個部內司局聯合制定印發『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以『拓圍、增量、提質、創新』為重點,打造覆蓋文、理、工、農、醫、教等領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領跑計劃,探索中國模式、提供中國方案、樹立中國標準。 十,召開第一次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工作座談會。引導新建本科院校堅持走地方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之路,瞄準服務域,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這個中心,突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核心,走從『新建』到『新型』的建設發展之路,建設神形兼備的一流地方應用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