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3|回复: 0

[道学研究] 《庄子》杂篇卷9渔夫诗解1孔子仁义忠主化民苦心劳形危其真性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2-1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篇卷9渔夫诗解1孔子仁义忠主化民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题文诗: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杏坛.弦歌鼓琴,
弟子读书.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
子路俱对.指孔子曰:彼何为者?子路对曰:
鲁之君子.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也.
客曰孔氏,何治?子路未应,子贡对曰:
孔氏,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
人伦,上忠世主,下化齐民,以利天下.
孔氏所治.又问曰:有土君?侯王佐?
子贡曰非.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
恐不免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
其分于道!子贡还报,孔子于是,推琴起曰:
其圣人!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
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而立.孔子反走,
再拜而进.客曰何求?子曰曩者,先生,
绪言而去,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下风,
幸闻咳唾,之音以卒,丘也.渔夫曰嘻!
好学!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
以至于今,六十九岁,无闻至教,敢不虚心! 
《原文》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①,休坐乎杏坛之上②。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③,被发揄袂④,行原以上⑤,距陆而止⑥,左手据膝⑦,右手持颐以听⑧。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⑨。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⑩?”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⑪,身行仁义⑫,饰礼乐⑬,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⑭,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⑮?”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⑯?”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⑰,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⑱。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⑲!”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⑳:“其圣人与㉑!”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挐而引其船㉒,顾见孔子㉓,还乡而立㉔。孔子反走㉕,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㉖,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㉗,幸闻咳唾之音㉘,以卒相丘也㉙。”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㉚,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注释】
 ①缁帷之林:林名。缁,黑色。帷,帷幕。②杏坛:泽中高处曰坛,因多杏树,故谓杏坛。③交:俱,全。④揄:挥。 袂(mèi妹):衣袖。⑤行原:沿着高平的岸边行走。⑥距:至。 陆:高地。⑦据:按。⑧颐:下巴。⑨族:姓氏。⑩治:从事。⑪性:本性。 服:信服。⑫行:践履,实行。⑬饰:修饰。⑭齐民:平民。⑮土:土地,指国家。 君:君主。⑯佐:辅臣。⑰还:转身。⑱真:天然的本性。⑲分:离。 道:大道。
⑳推琴:谓放下琴。㉑其:指渔父。㉒杖:撑。 挐(ráo饶):通“桡”,船篙。 引:撑开。㉓顾:回过头。㉔还乡:转过身来。乡,通“向”。㉕反走:往后退走,表示虔敬。㉖曩者:刚才。 绪言:微而不尽之言。㉗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卑下的地位。㉘咳唾之音:指尊者之言。㉙卒:终。 相:助。㉚修学:立志求学。

【译文】
孔子到缁帷林中游玩,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瑟唱诗歌,弹琴奏曲不到一半,有位老渔翁,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皆白,披散头发,摇着袖子,沿着河岸向上走,走到高的地方停下身来,左手捂着膝盖,右手拄着面颊,听孔子弹琴。曲子奏完,便呼唤子贡子路,二人来酬对。渔翁指着孔子问道:“他是做什么的?”子路回答说:“鲁国的君子。”渔翁问姓氏。子路回答说:“姓孔氏。”渔翁说:“孔氏从事什么职业?”子路没有回答,子贡回答说:“孔氏这个人,心性守忠信,亲身践履仁义,修饰礼乐,撰定道德规范,对上效忠于当世君主,对下教化平民,要以此谋利天下。这就是孔氏的从业。”又问说:“是有领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是诸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不是。”渔翁笑着往回走,自言自语说:“仁也就是仁了,恐怕难免其身之累;用心良苦而操劳形体,以危害他的本性。唉!他离道太远了!”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恐怕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找渔父,来到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浆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
渔父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而去,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思,私下在这里等候先生,希望能有幸听到你的谈吐以便最终有助于我!”渔父说:“咦,你实在是好学啊!”孔子又一次行礼后站起身说:“我少小时就努力学习,直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没有能够听到过真理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请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