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十六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现代汉语 本章用现代汉语怎么理解呢? 孔子说,“异端能存在,是因为它有能符合现实生活需要的地方。只有在行践中了解了异端,才知道如何去克服它,这样,它带来的危害才能停止。” 《论语新解·为政篇》先生说:“专向反对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论语译注·为政篇》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点有哪些? 一、攻是一种行为实践,所以必须要在行践中去了解那些学问或行为,才能确定它们是否是异端。很多学问,只停留在认知和思维的层面去思考,好像是人畜无害的,但是一旦实践起来,则是遗害万年。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2.22“樊迟...问知,子曰,知人”。可见了解别人是很重要的。 三、对于异端,如果不能在道义、原理上去指出它的危害,那么它的危害就无法被人们认识到。贸然的阻止这些异端,也必然会遭到处于异端中的人的反对。一旦从道义和原理上指出其危害所在,那么,这种异端也就会逐步被人们放弃了。 四、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在不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去成长、完善自己的。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对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要深入去了解它的道义和原理问题。 思维启发 那么,本章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不能贸然去反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二、知难而上才能进步,有困难,就是自己遇到了异端,必须去克服它,而不是避开它,才能让自己顺利通过并变得更强大。 三、凡事多辨证,观察正反两面,不能只看正面,不看反面。 现代汉语 ⑴攻,《论语》共有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延章按:何晏、皇侃注“攻,治也”。攻,从工从攴,工,匠之为巧也;攴,持物以击。攻指治之以至于完善。 ⑵异端,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 ⑶斯,连词,“这就”的意思。 ⑷已,应该看为动词,止也。因之我译为“消灭”,如果把“攻”字解为“治”,那么“斯”字得看作指代词,“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语气词,全文便如此译:“从事于不正确的学术研究,这是祸害哩。”一般的讲法是如此的,虽能文从字顺,但和《论语》词法和句法都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