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爲政】第二十二章: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現代漢語 本章用現代漢語怎麼理解呢? 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信用,真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大車如果沒有固定轅端與橫木的關鍵輗,小車如果沒有固定轅端與橫木的關鍵軏,人們沒有辦法保持其平衡並牽引它,它靠什麼來行走呢?』
馬車結構圖
【論語新解·爲政篇】先生說:『人類若相互間無信心,我不知還能做得些什麼。正如車上的轅木與橫木間,若沒有了個靈活的接榫,無論大車小車,試問如何般行進呀?』 【論語譯註·爲政篇】孔子說:『做爲一個人,卻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麼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輗,小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點有哪些? 一、車的轅端衡木,既是車能夠保持平衡的保障,也是車被牽引行走的著力點;孔子把人的信用比喻爲輗和軏,是十分恰當的,信用是一個人保持義利平衡的要點,也是他能否獲得別人幫助扶持的關鍵點。 二、一個人即使才能再強大,如果沒有信用,就意味著他對別人是無義的,別人也就無法在他身上獲得任何好處,這樣一來,誰也不想和他有關聯,那他也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了。所以孔子說,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真不知道他能幹嘛,他與別人沒了聯繫,也就無法在社會上行走了。 三、信用既是說到做到,也是處事誠懇、與人優惠,終歸一點,就是對別人要有付出,要有擔當,要有義氣(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義務),這樣,別人才能認可他,放心地和他交往。 四、信用差的人,往往都是停留在只講不做,畫大餅,這樣的人把別人當猴耍,不但失信失義,還傷害了別人對他的義,下場一定會像沒有輗軏的車一樣,被廢棄在無人理睬的地方。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一個人必須要有信用,沒有信用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思維啟發 那麼,本章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一、要養成樂於助人,樂於奉獻的精神。 二、凡事,要先與人優惠,再思考怎麼把事情做好。 三、要敢於擔當,要懂得付出。 四、凡事一定不能只停留在言語上,要行動,以行動爲先,做到了,才叫信義。 詞語注釋 ⑴人而無信,這『而』字不能當『如果』講.不說『人無信』.而說『人而無信』者.表示『人』字要作一讀.古書多有這種句法.譯文似能表達其意. ⑵輗軏,輗音倪ní,軏音月yuè,古代用牛力的車叫大車,用馬力的車叫小車,兩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車轅上,車轅前面有一道橫木,就是駕牲口的地方。那橫木,大車上的叫做鬲,小車上的叫做衡,鬲、衡兩頭都有關鍵活銷,輗就是鬲的關鍵,軏就是衡的關鍵,車子沒有它,自然無法套住牲口,那怎麼能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