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教授陪你学《周易》第905天 I 如果说“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完全是圣人装神弄鬼、玩弄世人,那好像又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其实,古人想出用蓍草来占卦的方法这或许就是《系辞传》里讲的“大衍筮法”,应该属于“神道设教”的范畴,《观·彖》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面对蒙昧的大众、迷雾般的未来,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II 如从正面来看,正如朱子所说,此“赞”即“赞化育”之“赞”,其意义亦大矣!我们知道,《中庸》里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是啊,“人性”也好,“物性”也好,何其广大,何其深邃,何其不可测,又如何能“尽”也?或唯有此“至诚”之心,人人可以追求,以此“赞天地之化育”,或可与天地并立而为三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 ...
III 关于此“赞”字,程颢认为只是“参赞”,他说:“赞者,参赞之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谓也,非为赞助。只有一个诚,何助之有?”《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朱子则将其理解为“赞助”,他说:“人在天地中间,虽只是一理,然天人所为,各自有分。人做得底,却有天做不得底。如天能生物,而耕种必用人;水能润物,而灌溉必用人;火能熯物,而薪爨必用人。裁成辅相,须是人做,非赞助而何?程先生言:‘参赞之义,非谓赞助。’此说非是。”《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周易》泰卦《大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朱子引之说明“参赞”其实也有“赞助”之义,应更符合《中庸》本义。 IV 但或许正是因此,这样的“赞”,其中人之“造作”的成分必然很大,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就可能有的“赞”是“明赞”,而有的“赞”则只能是“幽赞”。“明赞”即“直赞”,“幽赞”即“曲赞”——后者或即《系辞传》所谓“曲成万物而不遗”以及《中庸》所谓“致曲”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