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1|回复: 0

[儒家文化] 对父母的恭敬,不是给人看、不是走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7-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父母兄长者,必内近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

故事父母兄长者,必内近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

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前面我们讲了法昭禅师的这一句话,“同气连枝各自荣,些许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古人把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意看得非常深重,把它称为骨肉之情,手足之情,怎么会因为一点点的财产、一点点言语上的不忍让就起了纷争,吵上了法庭呢?

下面他接着说:“故事父母兄长者,必内近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微而意念思虑之际,一一深爱曲体,以求得其欢心。”所以侍奉父母兄长的人,就应该从内心竭力表达出对父母的诚心。

对父母兄长的恭敬,不是伪装出来的,不是要让别人看我们很孝敬,夸赞我们的,而是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而从内心发出来的。还有对父母的照顾,要有耐心等等。

“外将其敬”,这个“将”就是又、切的意思。在外表上,容貌言辞之间都要对父母兄长表示出恭敬,明显之处就是表现在对他们的饮食奉养之中,隐微之处,就是在我们的忆念顾虑之际。我们的心里要常常牵挂着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需要。

“深爱曲体”就是深深地关爱父母,然后想方设法地能够体会到父母的需要,看到他们对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什么。“以求得其欢心”,这是告诉我们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这个恭敬之心从外表现在对父母的饮食照顾之上。我们看到这一句话,也想到在《礼记》上有一个“文王世子”篇,给我们讲了周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怎么样照顾他的父亲的。

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去到他父亲这里问安。早晨天刚刚亮,鸡鸣头遍,他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到父母的房门之外,问侍奉父王的内侍小臣,说:“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没有什么毛病吧?他的起居动栖较之平常何如?”就是他的起居有没有和平常异样的地方,如果这个内侍小臣回答说“安”,就是他的父王一切安好,文王就会很高兴。到了中午的时候,周文王又来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又到父亲这里问安。

这种仔细的程度就和早晨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地倦怠。如果父亲有身体不适的地方,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地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在走路的时候都“行不正履”,走路的时候和平时都不一样了。

这就是他忧虑父母非常地深切,所以表现出来在走路上,都和往常不同。等到他的父亲王季身体恢复健康了,然后才命令这些小臣,再给父亲进食。

文王每一天侍奉父亲,每上一次饮食的时候,他都会亲自看一看,寒暖程度是怎么样的,因为如果这个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会伤及到人的身体;每当吃完饭要撤下去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一问吃得多还是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还要问一问父亲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告诉厨房的厨师说,凡是已经吃过的剩饭剩菜,就不能够再进奉给父王了。为什么呢?“恐过时味变也”,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有损健康。“善哉,应诺。”厨师答应了,然后他才退下去。

我们看文王一天都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问安,而且不是走形式,是确实看到父亲到底需要什么,对他的饮食也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像文王这样的人,虽然他贵为世子,世子是当时的国王、诸侯的嫡子,下面使唤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这就可以看到古代的这些圣王,他们都是率先垂范,从身体力行之中给大众做一个孝亲的榜样。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