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94|回复: 4

[国学教育课程] 弟子规不宜选做读经教材的一些论述

[复制链接]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16-7-3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经圈内常有同道谓弟子规其实不适宜选做私塾读经班的读经教材。然而却少有人究其根本,品论其背后阴谋动机者倒是不少。


读经目的当然是童蒙养正。


蒙,就是懵懂,朦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表而不知其实,所以,童蒙,不管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或导读者释义,都必须自身功底过硬,举例说明,循循善导。


养正则是培养身正影不斜之言行习惯。人道法天,道德经指出了天道以万物为刍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人道所法天者,不美不恶,善亦不善,乃公正而已。若读经之导师不明于是,常以美而诱之,以恶而唬之,以善而曲之,以不善而却之,就养而不正了。


养不正的结果是什么呢?阴阳失衡,善恶失调。一个健康的身体与一个病态的身体,二者皆是天道自然之态,而病态之身体,乃是由于人做了一些违背阴阳平衡之道的行为,而致于病,比如偏食偏好。身正影不斜,则阴阳不偏不倚,则至于健康之态,身正之道了。


弟子规自谓出自圣人之训,却既不合孔夫子之训,亦不合老夫子之训,反类奇言怪语。孔夫子制礼倡五德以正人伦,而斥愚忠愚孝。老夫子留道德经以彰天道,而斥尽善尽美。


以下列举一些弟子规荒谬言论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开篇以“弟子规,圣人训”立弟子规之教条地位,令读者受之而不得质疑。如此之训,上下五千年之圣人,未敢出其口。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或出于《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夫子立五德,仁义礼知信,以为人伦之基。五德乃是五行之关系,未曾谓有先后,更是不敢以信立于孝悌之后,更无论孝悌终不过人伦之一二。人无信不立,逞论孝悌?兄弟姊妹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纵有孝悌在,而互不信任,亦是不可长久,言行终不免积怨成恨,反目为仇。


一些愚孝劝戒语句: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疾 药先尝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一些愚悌语句: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未完待续》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6-8-1 0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启发性的文章,特别是中医病态与健康的例子,很好
勤恳 发表于 2020-7-26 1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目的当然是童蒙养正”就是!
勤恳 发表于 2020-8-15 0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自谓出自圣人之训,却既不合孔夫子之训,亦不合老夫子之训,反类奇言怪语。孔夫子制礼倡五德以正人伦,而斥愚忠愚孝。老夫子留道德经以彰天道,而斥尽善尽美。
当理 发表于 2025-4-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弟子规〉不宜作为童蒙读经教材的学理依据》

近闻读经界有质疑《弟子规》教材适宜性之议,然多流于阴谋论之揣测,鲜见学理剖析。今试从经学义理、教育本旨、文本结构三端,论其不宜之故。

一、经学义理之扞格
《弟子规》托名"圣人训",实则与孔老真义相去甚远。孔子倡"五德"(仁义礼智信)如五行相生,未尝有次第之分。《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本为君子修为之阶,非谓童蒙当先尽孝悌而后习文。老子言"天地不仁",正破执善执美之妄,《弟子规》却立"亲所好力为具"等条款,已堕"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之弊。

其"药先尝""挞无怨"等语,更悖《孝经》"诤子"之义。《礼记·内则》明言"父母有过,柔声以谏",岂有"号泣随"之教?此等愚孝条款,实为宋明腐儒所倡,早为王阳明《传习录》斥为"戕贼人性"。

二、童蒙养正之误植
养正之要在"蒙以养正",非以规条束性。朱子《小学》分"立教""明伦""敬身"三纲,尤重"洒扫应对"之践履;王弼注《易》"蒙卦"曰"蒙昧未知,养之以正",皆强调情境化导引。而《弟子规》以1080字列113事,将"骑下马""百步余"等仪节固化,恰如陆九渊所讥"支离事业",使童子"知枝叶而忘根本"。

更甚者,其"首孝悌次谨信"之序,已违《易经》"修辞立其诚"、《中庸》"不诚无物"之训。无信之孝悌,犹无根之木,终成《韩非子》所谓"假誉隆崇"之伪善。

三、文本结构之缺陷
考其体例,通篇为三字韵语,虽利记诵,却失却经典"疏通知远"之旨。《诗经》六义尚有比兴,《弟子规》唯余直述。其"事虽小勿擅为"等戒律,全无《论语》"各言尔志"之启发,亦乏《孟子"缘木求鱼"之譬喻,童子诵之,不过如鹦鹉学舌。

昔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尚知"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今以僵化条款强令童子遵行,正犯《礼记·学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之忌。王夫之《俟解》言"童蒙教育当如春风化雨",观《弟子规》之教,恰似寒冬朔风。

结语:
童蒙读经当选《论语》"里仁"、《孟子》"告子"等篇,辅以《诗经》兴观群怨之功。若必欲用规训体,则《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犹胜《弟子规》远矣。教育之道,当如《周易》"山下出泉"之象——导其本源,畅其性灵,而非以堤堰壅塞之。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