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93|回覆: 4

[國學教育課程] 弟子規不宜選做讀經教材的一些論述

[複製連結]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16-7-31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讀經圈內常有同道謂弟子規其實不適宜選做私塾讀經班的讀經教材。然而卻少有人究其根本,品論其背後陰謀動機者倒是不少。


讀經目的當然是童蒙養正。


蒙,就是懵懂,朦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表而不知其實,所以,童蒙,不管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或導讀者釋義,都必須自身功底過硬,舉例說明,循循善導。


養正則是培養身正影不斜之言行習慣。人道法天,道德經指出了天道以萬物爲芻狗,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人道所法天者,不美不惡,善亦不善,乃公正而已。若讀經之導師不明於是,常以美而誘之,以惡而唬之,以善而曲之,以不善而卻之,就養而不正了。


養不正的結果是什麼呢?陰陽失衡,善惡失調。一個健康的身體與一個病態的身體,二者皆是天道自然之態,而病態之身體,乃是由於人做了一些違背陰陽平衡之道的行爲,而致於病,比如偏食偏好。身正影不斜,則陰陽不偏不倚,則至於健康之態,身正之道了。


弟子規自謂出自聖人之訓,卻既不合孔夫子之訓,亦不合老夫子之訓,反類奇言怪語。孔夫子制禮倡五德以正人倫,而斥愚忠愚孝。老夫子留道德經以彰天道,而斥盡善盡美。


以下列舉一些弟子規荒謬言論處: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開篇以『弟子規,聖人訓』立弟子規之教條地位,令讀者受之而不得質疑。如此之訓,上下五千年之聖人,未敢出其口。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或出於【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夫子立五德,仁義禮知信,以爲人倫之基。五德乃是五行之關係,未曾謂有先後,更是不敢以信立於孝悌之後,更無論孝悌終不過人倫之一二。人無信不立,逞論孝悌?兄弟姊妹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縱有孝悌在,而互不信任,亦是不可長久,言行終不免積怨成恨,反目爲仇。


一些愚孝勸戒語句:


事雖小 勿擅爲 苟擅爲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爲具 親所惡 謹爲去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疾 藥先嘗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一些愚悌語句: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未完待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6-8-1 09:4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挺有啟發性的文章,特別是中醫病態與健康的例子,很好
勤懇 發表於 2020-7-26 12:4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讀經目的當然是童蒙養正』就是!
勤懇 發表於 2020-8-15 08: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自謂出自聖人之訓,卻既不合孔夫子之訓,亦不合老夫子之訓,反類奇言怪語。孔夫子制禮倡五德以正人倫,而斥愚忠愚孝。老夫子留道德經以彰天道,而斥盡善盡美。
當理 發表於 2025-4-18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弟子規〗不宜作爲童蒙讀經教材的學理依據】

近聞讀經界有質疑【弟子規】教材適宜性之議,然多流於陰謀論之揣測,鮮見學理剖析。今試從經學義理、教育本旨、文本結構三端,論其不宜之故。

一、經學義理之扞格
【弟子規】託名"聖人訓",實則與孔老真義相去甚遠。孔子倡"五德"(仁義禮智信)如五行相生,未嘗有次第之分。【論語·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本爲君子修爲之階,非謂童蒙當先盡孝悌而後習文。老子言"天地不仁",正破執善執美之妄,【弟子規】卻立"親所好力爲具"等條款,已墮"天下皆知善之爲善"之弊。

其"藥先嘗""撻無怨"等語,更悖【孝經】"諍子"之義。【禮記·內則】明言"父母有過,柔聲以諫",豈有"號泣隨"之教?此等愚孝條款,實爲宋明腐儒所倡,早爲王陽明【傳習錄】斥爲"戕賊人性"。

二、童蒙養正之誤植
養正之要在"蒙以養正",非以規條束性。朱子【小學】分"立教""明倫""敬身"三綱,尤重"灑掃應對"之踐履;王弼注【易】"蒙卦"曰"蒙昧未知,養之以正",皆強調情境化導引。而【弟子規】以1080字列113事,將"騎下馬""百步余"等儀節固化,恰如陸九淵所譏"支離事業",使童子"知枝葉而忘根本"。

更甚者,其"首孝悌次謹信"之序,已違【易經】"修辭立其誠"、【中庸】"不誠無物"之訓。無信之孝悌,猶無根之木,終成【韓非子】所謂"假譽隆崇"之偽善。

三、文本結構之缺陷
考其體例,通篇爲三字韻語,雖利記誦,卻失卻經典"疏通知遠"之旨。【詩經】六義尚有比興,【弟子規】唯余直述。其"事雖小勿擅爲"等戒律,全無【論語】"各言爾志"之啟發,亦乏【孟子"緣木求魚"之譬喻,童子誦之,不過如鸚鵡學舌。

昔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尚知"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今以僵化條款強令童子遵行,正犯【禮記·學記】"呻其佔畢,多其訊言"之忌。王夫之【俟解】言"童蒙教育當如春風化雨",觀【弟子規】之教,恰似寒冬朔風。

結語:
童蒙讀經當選【論語】"里仁"、【孟子】"告子"等篇,輔以【詩經】興觀群怨之功。若必欲用規訓體,則【朱子家訓】【了凡四訓】猶勝【弟子規】遠矣。教育之道,當如【周易】"山下出泉"之象——導其本源,暢其性靈,而非以堤堰壅塞之。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