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0|回复: 0

[思维启发] 杨朝明:”“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6-8-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7-31 杨朝明 学国学网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的“大学之道”就是成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人的培养,就是人的社会性内涵的充实,是人的心性的成长。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就是追求社会的至善,这是通过明德、亲民进而才能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这个“小学”是“小子之学”,是关于小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学习怎么做;“大学”跟现在的大学概念有所区别,以前的大学是“大人之学”,就是“成人之学”。这里的“成人”并非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社会人的特质才算成人。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成人指的是人的社会性,与社会性相对的是人的自然性。所谓“自然人”,指的当然是人的自然属性。显然,人不能仅仅是自然的人,从这样的角度,早期儒家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禽之辨”。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动物如果没有区别的话,人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纯粹的自然人要变成社会人,就赋予了社会性,就要充实成人之德。人处在社会关系中,就属于某个家庭、某个单位或团体、某个国家和民族。当一个人的人性健全后,这才算一个社会人。


大学之道培养社会人,社会性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但是大学和小学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小学学的是“是什么”“怎么做”,到了大学就要了解“为什么”。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礼、乐、射、御、书、数”实际上是小学六艺,是小孩学的基本技能。小学的课程就是让孩子懂这些东西,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怎么做,如见了老人要有礼貌,见了国旗要行礼等,虽然他们还不能深层地理解为什么尊老、为什么爱国,但要培养这种情感。而到了大学,就要知道其中的为什么,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尊长。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就是一种“明礼”或“明理”的教育。每个成人都应达到明理向善,把好的德行向外、向下传播。孟子谈善端,善端就是明德,明明德就是把好的德行放大,也就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比如,孟子曾经举例子说,一个小孩将要掉井里,这时候谁都会救。那么,为什么呢?孟子分析说:这不是为了与他父母交朋友,也不是想得到周围人的夸奖,更不是不喜欢孩子掉到水里的声音,而是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心见到孩子受伤害。而且,人不光有恻隐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当把这些好的德行放大开来时,就能明德。明德就是修身,由修身到推己及人叫亲民,最后达到至善。


大学之道如何实现?早期的儒家早已论证清楚:必须遵从教育的规律,教于当教之时,这就是“适时而教”。适时而教就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小学、青少年时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就是“当教之时”,因此,这时期学校的德性教育极其关键,在整个社会教育中特别值得重视。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教育自然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育为主,适当惩戒为辅。教育和惩处,大体相当于德与法的关系。在教育与引导的时候,不可缺少对某些不良现象的严厉惩处。要制定规则,严格执行规则。规则只要通过、公布了,就必须遵守。如果没有规则、没有规矩,任何事情也办不好,就会乱象丛生。儒家讲礼,礼是德与法的有机统一。礼是社会的一个运行系统,包括社会规章、行为规范的许多方面。不能一提到传统文化好像就是学者的事情,就是行行礼仪、穿穿礼服,读读经典之类,而应该是全社会的联动。


一百多年前柳诒徵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今日社会国家的重要问题,不在于信不信孔子,而在于成人不成人”。不是吗?那些破坏社会国家的行径,“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要改变这种现象,要建设新的社会、新的国家,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使“人人知所以为人”,也就是让每个人知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当如何去做。


作为一个人,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自然人而存在,还应该是一个社会人,需要对社会负责,需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孔子儒家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修身学说,是为“成人”的过程提供指导。一言以蔽之,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当所有人都把做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社会就一定充满爱。


(文章来源:济宁日报;杨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长、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原标题:“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