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绎义·从“仁爱”到“德政”:《论语·颜渊篇》义蕴 《颜渊》篇共计二十四章,主旨是孔子通过与弟子以及鲁国统治者的问答,扼要揭示“仁”的本质属性及其意义,系统阐说基于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崇尚“仁”德的基本立场和提倡“德政”的政治主张。 在孔子看来,尚“仁”是推行“德政”的基本前提。宅心仁厚,才会之所进退,懂得收敛;谦和包容,才会为政得体,民胞物与。否则,欲望就会无限膨胀,“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管治就会事与愿违,“子为政,焉用杀”。唯有从根本上基于“仁”的立场,方可切中肯綮,得其要领。缘此可见,“德政”能否确立,能否推行?关键在于“依于仁”。这乃是标本兼治之道。本篇孔子的种种说法,实有其深厚所存焉。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深谙“因材施教”的道理。同样是回答学生有关“仁”的问题,他能根据学生的天赋、资质、品行、秉性的差异,而予以不同的提示,其阐说的重点均有各自的侧重。对第一高足颜渊,他激励其“克己复礼”;对仲弓,他勉励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他告知其要做到言语谨慎“其言也讱”;对樊迟,他点拨其“仁”在“爱人”,“仁”在得众。这中间的道理其实也简单。樊迟鲁钝“未达”,孔子就告知其“仁”的起码要求,即应该懂得关心爱护他人;司马牛容易产生感伤情绪,性格不怎么豁达开朗(他曾自怨自艾自己不像他人那样拥有众多兄弟,“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故孔子他有针对性地告诫司马牛要能做到“不忧不惧”;仲弓或许有较强的使命感,有时就不免有好为人师之患,孔子就提醒他要稳重恭敬,注意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颜渊最能领悟孔子的思想精髓,孔子对他寄予重振礼乐的殷切希望,希望颜渊真正做到“克己复礼”,为他人之表率,从而造就“天下归仁”的崭新局面,实现儒家的崇高政治理想。 在孔子那里,“仁”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与具体可行的形式的。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正如子贡所指出的那样,乃是“文尤质也,质尤文也”。具体而言,“仁”必须借助于“礼”这个形式才能有所成立。为此,“仁”反映为个人人格的修养,是必须始终不渝按照“礼”的要求,去修身养性,做到“知书达理”,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体现为国家政治秩序的建构,是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不能混淆特定的角色,不可逾越合理的界限,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了“礼”这个标准的规范与约束,“仁”就有所依托,有所落实。用子夏的话说,就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孔子的思想是“吾从周”,即致力于恢复与重建西周那种“礼乐”文明。基于这样的追求,孔子崇“礼”修“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将“仁”的精神落实到政治实践的层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本篇在阐说“仁”的主旨之同时,还用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为政”的基本要领与具体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概括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即要以虔诚的态度,专注的精力,全身心投入治国安邦的事业,孜孜不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在孔子看来,理政治人,态度是否恭敬严肃,精力是否专注投入,关系到社稷的兴衰存亡,民众的生死忧乐,责任之所在,使命之所赋,是绝对不可有得过且过的苟安心理的。必须做到勤于任事,勇于任事,忠诚尽心,恪守职责。这一点,显然是正确的。做任何事情,若要有所成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首先取决于态度的端正,取决于真正将“诚”“敬”两字贯彻落实到自己行为之中。“为政治人”,同样没有例外。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这的确是不少人的通病。一旦客服了这种人性上的弱点,那么,人们就能够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立于不败之地,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孔子这里提出“为政”的态度,其实就是指点了“为政”的出发点,所谓“格调决定高度,态度决定境界”! 第二,“为政”要有重点的选择与把握。“为政”理人,头绪繁多,事涉系统,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轻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随地捡。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方方皆足、面面俱到,可实际上却是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结果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因为道理很浅显,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不俱到,什么都是重点就意味着没有重点,孔子毕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睿智,他的高明,表现为他在“为政”治人问题上,提倡抓大放小,举纲张目。这从本篇他回答子贡“为政”之道提问时,指出“为政”三纲领中可以窥见一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足食”,是繁荣和发展经济,是“富国富兵”;“足兵”,是建设强大国防,是走“强兵之路”;而“民信”,是确立诚信政治,争取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与拥护,赢得民心的归附,实现政治生活的高度和谐。按照孔子的观点,“为政”做到了富国强兵,民心所向,国家就有前途,就有希望。当然,重点之中有重点,在三大纲目之中,“民信”尤为关键,不可须臾忽略,在迫不得已需要有所取舍的情况下,“富国”“强兵”可以暂时缓行,即所谓“去兵”“去食”,从而牢牢守住“民信”的底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第三,“为政”成功取决于统治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统治者是“为政”的主体,在“为政”方向的选择、原则的确立、政策的制定、行动的实施过程中居于中心与主导的地位,决定着“为政”的成败得失。所谓“子欲养,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因此,孔子认为,在“为政”问题上,统治者发挥带头作用乃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这种带头作用具体而言,就是统治者自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民众效仿的榜样与楷模,“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与之相应,统治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收敛低调,节制剥削,让利于民,给民众以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也即要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明白“藏富于民”与国运强盛之间的内在关系,杜绝横征暴敛,“杀鸡取卵”的蠢事,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而损害到自己长远而根本的利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同时,统治者在人才选拔与任用上,则要“亲贤人,远小人”,将正直的人提拔任用起来,“举直错诸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管治导向,“使枉者直”,从而为“为政”治人提供必要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