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子路篇第16章】『近者說,遠者來』是何意? 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這裏的『說』字,與愉悅的『悅』字同音同義,指心悅誠服。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葉公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為政者要能夠使近處的百姓心悅誠服,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附。』 怎樣理解『近者說,遠者來』呢?周朝的社會狀況是,哪個諸侯國政治清明,風清氣正,社會和諧,哪個諸侯國就具有親和力、凝聚力、吸引力,近處的百姓就會感其恩澤而心悅誠服,遠方之人就會聞其德行教化而前來歸附。『近者說,遠者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它體現的是民心向背問題,反映的是執政者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孔子還說過:『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論語·子路】)他相信,『近者說,遠者來』、『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的局面,只有在形成良好的政治社會環境時,才會出現,因而,應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政治狀況好壞和為政者治國理政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原文】 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①,遠者來。』 【注釋】 ①說:同『悅』。 【譯文】 葉公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為政者要能夠使近處的百姓心悅誠服,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