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28|回覆: 1

[家庭教育理念] 為了事業,忽視孩子的教育,這是最蠢的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4-13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35cdaade0848f0463926342b7decd8d.jpg

9ca445e173017b264af61510d9a0663a.png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 李嘉誠

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就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所以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必會後悔。

雖然不需要我們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拿事業繁忙來犧牲孩子的教育!

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潑而無拘無束,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在社會的大環境中,為什麼有的人有用,有的人無所作為,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後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

467b0adf290136e6052676e4b42fe6f7.jpg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親的行為便要自慎,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

如果母親愛打扮,其女兒也必然是愛打扮的。若母親是多舌的,女兒也不例外。同樣父親好喝酒,兒子也會喝酒;父親說髒話、粗話,則孩子也是如此。這已成為家庭教育的定律。

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

我們說家庭是一所學校,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獨特的方式,它通過家庭環境氛圍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

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是任何學校及社會教育所永遠代替不了的。

c808351308111e9bf6e854e71405c9a7.jpg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

同樣在英國,另一個珠克家族,與之相比則大相徑庭。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這個家族至今已傳下八代,其子孫後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或盜竊罪,7個殺人犯,整個家族沒有一個人有出息。

根據上述兩種情況讓我們來一起設想,珠克家族中的某個人,當孩子嬰兒時,就被愛德華家族抱養,那這個人又將變成什麼樣的人呢?

反之又會怎樣?家族最初灌輸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為人原則,將影響他的一生。這就是兩個英國家族留給後人的啟示。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凡的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但是一個成功孝順的孩子足可以讓你生活無憂。

是飛 發表於 2025-4-13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庭教育之本末相濟之道】

世人常惑於事業與子女教育之兩難,實則此二者本非冰炭。李嘉誠先生所言"事業成功難補教育缺憾",誠為至理。然細究之,事業與教育非但不能對立,更當相輔相成。今試以三端論之:

一、教育失時不可追
【顏氏家訓】云:"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幼童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愛德華家族八代書香,非惟基因使然,實乃家風薰陶所致。反觀珠克家族,子孫沉淪,豈非"習與性成"之明證?故【周易】有"蒙以養正"之訓,蓋言童蒙之時,正當培養正道。

二、身教重於言傳
【禮記】曰:"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此非空言,實乃日用倫常。父母之行止,皆為子女之儀範。昔孟母三遷,非為擇鄰,實為示子以向學之志;陶侃運甓,非為習勞,實為教子以惜陰之道。今人若一面訓子勤學,一面沉溺酒色,豈非緣木求魚?故【大學】言"修身齊家",正謂身修而後家可齊也。

三、事業教育本同源
世人多視事業與教育為二事,殊不知二者同出而異名。王陽明龍場悟道,未嘗廢教子之責;曾國藩督師江南,猶日作家書訓弟。蓋事業之成,正可為子女立楷模;子女之教,實能助事業傳久遠。若夫以事業為由而廢教育,是猶伐根以求木茂,其可得乎?

【孝經】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父母之教子,非惟養育之責,實為文化之傳承。今勸諸君:當以事業養教育,以教育潤事業,使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則家道可興,子孫可賢。若偏執一端,恐終成"富不過三代"之嘆,可不慎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