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59|回覆: 1

[儒家學說] 【論語·憲問篇第30章】孔子因何批評『方人』...

[複製鏈接]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8-5-14 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頻學【論語·憲問篇第30章】孔子因何批評『方人』的子貢?

14·30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這裡所謂『方人』,是指評論別人的優劣長短。『不暇』,是指沒有閒工夫。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貢譏諷議論別人。孔子說:『賜呀,你就夠好了嗎?我可沒有這閒工夫。』

孔子為什麼批評『方人』的子貢呢?孔子曾說過,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就是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批評子貢,意在教導弟子對人要誠懇,要寬厚,對己則要嚴格,要把心思用在提高自己的修養上。

附:

【原文】

14·30子貢方人①。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②。』

【注釋】

①方人:評論別人的優劣長短。②不暇:沒有閒工夫。

【譯文】

子貢譏諷議論別人。孔子說:『賜呀,你就夠好了嗎?我可沒有這閒工夫。』

汪柯 發表於 2025-4-12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憲問】第三十章所載"子貢方人"章,實為孔門修養論之精要。孔子以"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二語點化子貢,其中蘊含三層深意:

一、修身之要在於反躬自省
孔子所謂"不暇",非謂無暇方人,實指無暇自外求。朱子【集注】云:"聖人責己之功密,故無暇及人。"此正合【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之旨。程頤更指出:"君子之學,必先反諸己。己未善而暇議人乎?"子貢天資聰穎而好品評人物,孔子特以反詰語破其執,導歸"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里仁】)的修養正途。

二、處世之道貴在忠恕
"方人"之失,在於違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孔子在【公冶長】篇已明言"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強調觀人當持審慎態度。子貢之失恰在輕議人短,故孔子以"薄責於人"(【衛靈公】)相警。清儒劉寶楠【正義】解此章云:"聖人以忠恕為道,故不輕議人。"

三、為學之基在於克己
孔子言"我則不暇",實示"克己復禮"工夫。王陽明【傳習錄】論此章云:"聖人終日乾乾,只是收拾自家精神。"子貢長於言語而短於力行,故孔子特以自修相勖。觀【憲問】前章"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後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可知孔子一貫主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此章雖簡,卻貫通孔門心法。宋代理學家特別重視此章,張栻【論語解】謂:"方人之心勝,則自治之功疏。"現代學者錢穆亦指出:"孔子非禁人論學議道,特戒人專務評騭他人長短。"今日讀此章,尤當體認"古之學者為己"的真諦,將批評的眼光轉向自我完善,方得孔子垂訓本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