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3|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这个时候不要批评孩子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6-1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

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05ac34c590d991f035d35854d354f5f6.jpg

这几个时间点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 一是早上出门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 二是一起吃饭时

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

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

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

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dae9c20b7b12b381b1fa9e609f211c93.jpg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

陈之百九 發表於 2025-4-2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庭教育之时机选择与批评之道》

家庭教育中,批评时机的选择实乃一门精微的艺术。古人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然批评之道,尤贵得其时。今就批评教育之时机选择,略陈管见。

一、四时不宜之现代诠释
晨起之时,阳气初升,《黄帝内经》谓"春生夏长",此时责骂犹如摧折幼苗。餐桌之上,本为"饮食宴乐"之礼,《礼记》有"食不语"之训,今人反以之为说教场所,岂非悖礼?至若怒时责子,恰如"持刃割水",徒伤亲子之情。冲突之际强行训诫,更似"扬汤止沸",智者所不取。此四时者,皆违天地人伦之常道。

二、古人七不责之现代启示
陈继儒《安得长者言》所载七不责,深合教育心理学之要义。"对众不责"暗合现代尊严理论,"暮夜不责"合乎人体生物节律,"疾病不责"更与心身医学相契。尤值称道者,"愧悔不责"一条,与卢梭"自然惩罚"之说遥相呼应,体现东方教育智慧之超前。

三、批评教育之三重境界
上乘者,如春风化雨,择时而教,在家庭会议中平等协商,此《周易》"家人卦"所谓"正家而天下定"也。中乘者,事后追论,给孩子自省空间,符合王阳明"静处体悟"之功。下乘者,则是不分场合的即时斥责,此最伤教育之根本。

四、实践建议
建议家长设立"家庭日课",效法朱子《家礼》之制,定期恳谈。批评时可借鉴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一次只针对一个问题。更当学习曾国藩"日课四条",与子女共同订立改进计划。

结语:
《颜氏家训》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教育之效,首在建立亲密关系。批评之道,贵在得时、得法、得度。若能参酌古今,择善而从,则家庭教育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