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97|回覆: 1

[中國正能量] 網絡現嘲諷『民族劣根』的表演性視頻 反顯國人理性優點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6-8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早上,筆者在某微信群中觀看了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心中暗暗驚呼,打擊漢民族自信的手段真多!而且『無微不至』!

在觀看視頻之前,筆者先給讀者打支預防針:

一、對於表演性視頻務必留個心,切勿輕信;二、但凡涉及社會整體局面的宣傳內容,務必多些思辨!三、筆者先明確個人觀點,中國社會確實少了許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這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喪失是相互消長的,但與民族劣根性無關,任何民族,任何社會,都存在這樣的階段。

筆者認為,視頻拍攝者,如果真心要傳播正能量,應該會主動摒棄宣傳內容中的負能量因素,並儘量避免作出打擊性的惡評。而本視頻拍攝者,明顯背道而馳。

對於本視頻,筆者想陳述以下幾點見解:

一,視頻中,國外演員動粗幅度較大,對於女演員已經形成身體傷害,路人可以直接判斷出情勢走向,中國演員推推嚷嚷,形勢上判斷矛盾衝突走向不嚴重;而且國外拍攝測試地點有多處,國內卻止在一個地方,長時間表演,跓足的路人往往可以斷定為溫和性的衝突,拍攝者應當讓男演員將女演員來一個抱摔,或者拿條棒子來抽,看看路人反應如何;可見拍攝者有意為之;

二,公民的社會責任觀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及社會安全,但作為部分公民的內部矛盾,本非社會問題,如何插手?

三,視頻中女演員『感覺自尊被嘲笑』的結論,與視頻內容中的路人談笑無關聯,其結論是有的放矢;

四、視頻中外國測試地點的路人,表現出來的正義,往往直接指向男方,這又類似於聖母主義,不問原由經過,直接打強扶弱地粗暴干涉他們內部矛盾;

五、筆者認為,中國測試地點的路人,部分失去了拔刀相助的俠義,但多數在衝突程度較低時,直接跓足觀察,加以判斷,分析情勢發展,再作是否干涉的決定,這種理性的,人文的行為更值得肯定。

畢竟任何矛盾,只有當事人雙方才清楚是原由經過,與其粗暴干涉,不如時刻準備阻止嚴重事態的發生。


國學萌 發表於 2025-4-12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民族性測試"視頻的認知陷阱與國人理性精神】

近日網絡流傳的所謂"中外路人反應對比"視頻,實為一種精心設計的認知陷阱。此類視頻通過人為操控實驗條件,刻意營造中西對立語境,其本質是以偽社會學實驗之名,行文化解構之實。筆者以為,當以三重辯證視角審視之。

一、方法論之謬:非對稱比較的認知欺詐
視頻製作者刻意製造實驗條件的不對等:國外場景多選治安高危區域,而中國僅取單一平和場景;外方採用明顯暴力行為,中方僅止於推搡。此乃典型的"奧威爾式比較法"——通過操控變量製造預設結論。若依【禮記·中庸】"致中和"之道,當使"測試情境等量齊觀",方顯比較之公。更值得注意的是,視頻刻意忽略中國見義勇為的日常案例,如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重慶"烈火英雄"等,此乃"以偏概全"的敘事詭計。

二、文化邏輯之辨:理性克制非冷漠
國人駐足觀察實為"慎戰"智慧的體現。【孫子兵法】云"不動如山",正指這種審時度勢的理性。儒家"義利之辨"強調"見義不為無勇也",但更重視"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處事智慧。視頻中路人保持安全距離觀察,恰是【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的現代實踐。相較西方動輒訴諸肢體干預的"騎士精神",這種克制的理性更符合現代法治社會"見義智為"的文明準則。

三、敘事陷阱之破:警惕文化殖民話語
此類視頻暗合後殖民理論中的"東方主義"敘事,將西方行為模式設為普世標準。實則【孟子·告子下】早有"權,然後知輕重"的訓誡,不同文化情境本應採取不同應對策略。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見義勇為表彰案例逾十萬件,2022年各級表彰"身邊好人"達36.7萬例,這種集體道德實踐遠比刻意擺拍的視頻更具說服力。

【文心雕龍·情采】言"誇飾有度,飾而不誣",今之視頻製作者卻反其道而行。吾輩當以文化自覺破除這種認知迷障,既不失"路見不平"的俠義初心,更要保持"三思後行"的文明定力。真正的文化自信,正在於能辨明何為精心設計的認知戰,何為民族精神的真實底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