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24|回复: 3

[儒家学说]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翻译

[复制链接]
九州书院 发表于 2018-9-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州晨读:论语·阳货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翻译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全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翻译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认为义是最值得崇尚的。君子如果只有勇而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如果只有勇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评析

勇,从甬从力。力及所至,生命勃发甬甬然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我们从古文的解释里可以感受到勇是一个人身心勃发,气力相合而至的状态。是一个人生命力饱满的状态。子路本就是一个生命力强悍之人,如果再去强化勇,那就走向极端了,这不符合“中道”。用什么来与“勇”相和呢?夫子以“义”和“勇”。义者宜也。把勇约在正道上。勇之用,不为私利,为公义、大义。那么这样的一个生命力饱满的人,就可以给众人带来幸福,而非伤害乃至灾难。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君子要具有三种德性,智仁勇,通俗讲就是智慧、温情和饱满的生命力。

游客  发表于 2018-9-24 21:34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游客  发表于 2018-10-4 02:20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章句全文翻译评析
邓帛 发表于 2025-4-1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以为上:论君子之勇的德性边界》

《章句疏证》
《论语·阳货》此章以问答体呈现,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实为对勇德地位的探询。孔子以“义以为上”为纲,构建了“勇-义”二元德性结构。考《说文》,“勇”从力从甬,段玉裁注“气之所至,力亦至焉”,确指生命能量的外显状态。然夫子更强调“义者,宜也”(《中庸》),将勇纳入“时中”范畴,此乃儒家德性论之精微处。

《经义阐发》
子路之问有其特殊语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其“性鄙,好勇力”,故孔子答以“义”制“勇”,实为因病发药。细绎经义,可见三层深意:
其一,勇须以义为枢机。《礼记·聘义》云“有义之谓勇敢”,郑玄注“裁断事宜”即义之功用。君子之勇若离义而驰,则如“御狂马不释策”(《孔子家语》),终致陵犯纲常。
其二,勇有君子小人之别。朱熹《集注》点明:“乱者逆理,盗者悖德。”同是失义之勇,因主体德性根基不同,其害有等差——君子失德则乱大伦,小人失范则害庶民。
其三,智仁勇三维一体。孔子标举“三达德”,勇必与“智者不惑”的明辨力、“仁者不忧”的悲悯心相济,方成“发而皆中节”的浩然之气。

《当代启示》
今人解此章,当超越字面训诂而观其大义:
1. 生命能量需价值导航
现代心理学所谓“攻击性驱力”,正需“义”的转化。王阳明《传习录》言“知是行的主意”与此暗合,无价值判断的勇力易沦为暴戾。

2. 德性须动态平衡
孔子“叩其两端”的中道智慧启示:勇德过亢则躁,不及则懦。唯以义为度,“宽而栗,柔而立”(《尚书·皋陶谟》),方成刚柔相济之德。

3. 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为乱”“为盗”之诫,实指德性缺失的社会代价。在个体意识觉醒的当代,更需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的自我规制精神。

《结语》
此章虽简,却展露儒家德性论的精密架构。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谓:“义者,人心之裁制;勇者,天地之正气。”当代君子修身,当以义养勇,以勇彰义,使蓬勃生命力升华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象。此即孔子应答子路的微言大义,亦中华勇德之真精神所在。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