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圣经对比如何?圣经和论语不是一个层次,论语是人类真正的圣经。 孔子和一万余字的【论语】给予中国人怎样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能够表达的。几千年来,他们的光辉照耀与温暖了在坎坷与黑暗中奋斗的华夏儿女。今天,在万邦林立的当代世界,孔子、【论语】与孔子所开创的儒学,又是解决华夏身份、识别危机的重要资源。我们这个民族真的无法表述对孔子这位近乎于神的圣人的感激与感恩。
论语,东方圣经
论语,东方圣经,中国人唯一的圣经 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先祖为商族后裔,居宋,后避难至鲁国。孔子一生,适逢华夏大地礼崩乐坏,诸侯僭礼,杀戮迭起,民众之苦难纷至沓来。孔子以一位伟大思想家的高远思考,以一位伟大教育家的谆谆教诲,以一位伟大政治家的坚毅不拔,力图为这个民族乃至人类开辟一个太平、仁爱、文明的崭新天地。 孔子当世的努力虽未成功,而其后世弟子将其深沉而光明的思想发扬光大,教化并荣耀了一个民族,时至今日我们仍在自己的身上感受到孔子对我们的教化。 与许多历史人物相比,孔子是一位朴素而简单的老人。在孔子身上凝聚与沉淀了远古的信息,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启示。孔子的朴素,表现为华夏本位文化的定力,不可移易。而圣经和论语,则无可比性。 儒学是华夏文化之第一根脉,孔子是华夏文化第一圣哲,而【论语】则是华夏文化的第一符号,是人类的东方圣经。 【论语】令现代中国和华夏文化渊源有自;离开【论语】,同样流动着黄河、长江的东方土地上,活动着的东方民族很可能会是另一个面貌。 孔子在【论语】中阐发了儒学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论语】中的义理可以归纳如下: 一、『公道与仁德』是【论语】的核心理念『公道—仁德』是儒学的最高价值,是儒学所以为儒学的道德基础、精神基础,是儒学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向。这是圣经和论语最明显的区别。 二、『中道』与『权道』『中道』与『权道』,是孔子在论语中所阐发的儒学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论 孔子赖『中道』而得到解释与传播,赖『权道』而得到日新与发展。先儒保守,也重日新;圣贤守死,也求权变。『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是儒学能保持活力、屡仆而屡起、歇绝而复振的重要原因。 中道即中庸之道,为其根本;权道即不离经纶的妥协之道,不离道方可权。『权道』为孔子所言『共学、适道、与立、与权』的最高层次与境界。 三、【论语】呈现出儒学对仁爱与理性的坚定。【论语】是仁爱而理性的文本,它没有一点杀伐之气,也没有宗教的神秘性;它有的是对可知世界的关怀,与对不可知世界的敬畏。儒学是依照但又超越自然主义的社会伦理学,『仁爱—公道』成为儒学伦理的核心主张。礼者,必须有仁在其中也。 四、【论语】透出士大夫的人格取向。士大夫是有其根本价值的知识分子,『公道与仁德』作为士大夫的核心价值,使中国士大夫刚毅、正直而光明。 五、【论语】隐喻出儒学的吉位在野而不在朝。历史上儒学最佳的书写都是在野性质的。【论语】不是庙堂表述,【孟子】也不是。孔子、孟子都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完成了文化演绎的先儒。儒家人物,永远应该政治领域的清流,道德领域的君子,思想领域的智者。在官,他心系天下,而不心系利禄;在道,他律己,而不是律人;在思,他恪守中道,而不为偏执所惑。 【论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义理不能一一列举。 如孔子相信天,对天道深怀敬畏。这是圣经和论语最根本的区别。 如孔子在『贵族世袭』的现实政治环境中,第一个高举起『有教无类』的伟大旗帜,他第一个使平民相信通过学习、修养、教育,可以成为贵族与君子。面对如狼似虎的世袭贵族权力现实,孔子温和而坚定的动摇了他们的座基。 如孔子对选贤任能的主张,让优秀的贫寒弟子走入仕途,孔子是中国士大夫之父,是中国知识分子之父。 如孔子对『有道邦国』与『无道邦国』的态度。 对『和而不同』与『攻乎异端』的阐释。 对君子、小人之间的判认与总结。 等等等等,圣经和论语对于教化的理解完全不同,论语认为需要天道人文教化,而圣经倾向于暴力恐吓+诱惑引导,强行灌输教主们的话语。 当然,【论语】的义理远不止此。【论语】的价值远未展现,圣经和论语不在一个层次。没有人能说清【论语】至为简单的话语背后的全部深邃。【论语】是东方民族在天道照临下诞育并生发『公道—仁德』光明理念的文本渊薮;【论语】是『精神—道德』价值纬度的泊靠之地;是本土的根源性和标志性文明。 我记得美国学者费迪曼论及托尔斯泰时说:『托尔斯泰是位伟人,读他的时候,我们必须挺直腰杆。』阅读【论语】也必须如此。因为,【论语】是君子的读物,而不是小人的读物。论语与圣经对比,论语才是人类的圣经。 原题 论语:东方圣经 / 来源 九平方空间微信公众号 文章有增删 |